黑日天臨死前,以自身神體容納蠻族的信仰之力,形成一個類似于法寶的特殊物品。
也就是眼前這尊石像。
又稱,黑日菩薩像。
黑日菩薩像本體由黑日天神體形成,黑日天殘存的神念,跟信仰之力相結(jié)合,形成等同于器靈的存在。
某種意義上來說,黑日天完成了昔日想要長生的目的。
只要蠻族的信仰之力不斷絕,黑日菩薩像就不會破碎,黑日天殘存的神念也能繼續(xù)存在。
哪怕黑日天的神念融合無數(shù)信仰之力,神魂本質(zhì)已經(jīng)改變,算不得黑日天本人,依然算得上另類的‘長生’。
仰仗黑日菩薩像,蠻族十?dāng)?shù)次渡過滅族危機(jī),可以說,沒有黑日菩薩像,蠻族恐怕早已不復(fù)存在。
而黑日菩薩像剛剛誕生時,只相當(dāng)于一件中品天寶。
受蠻族無數(shù)載供養(yǎng),黑日菩薩像品階逐漸提升,如今已至準(zhǔn)神寶的層次,有望蛻變?yōu)檎嬲纳駥殹?/p>
但。
半步之差,猶如天塹。
黑日菩薩像想要蛻變?yōu)樯駥殻戎奘客黄苹衿冢€要難上數(shù)籌。
其一,黑日菩薩像受信仰之力侵蝕,其本質(zhì)不再精純唯一。
要想晉升神寶,不說把信仰之力帶來的所有雜質(zhì)清除,至少要清除八成以上。
其二,黑日菩薩像想要晉升神寶,需要大量能量支撐。
光靠蠻族的信仰之力、靈石、靈脈,五百年內(nèi)難以積蓄足夠。
“二十年前一別,了云道友別來無恙。”
蒼老的聲音再次響起,讓老修士回過神來。
垂眸看去。
黑日菩薩像下,一名老者盤坐。
干枯雜亂的頭發(fā),上身半赤,近乎只剩下一層皮膜包裹骨骼,氣息更是微弱到極點(diǎn),好似風(fēng)中的殘燭。
老修士面對此人,不敢有小覷之心。
此人正是天明大祭祀,天明部落,乃至蠻族的最強(qiáng)者。
元嬰后期層次的耀日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