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盛被問得一怔,支吾道:“開……開篇吧……”
趙夫子眉頭緊鎖,一臉“就這?”的表情。
旁邊王賀年見狀,急忙上前一步,認真地比劃道:“夫子!是這樣!我們故事開頭想寫一場很大的天火,就是那種……異象!火光滔天!席卷一切!把天空都燒紅了!但我們想了很久,都感覺……感覺……”他憋了半天,苦著臉道,“氣勢……氣勢就是寫不出來!總覺得干巴巴的,只憋出‘好大的火’幾個字……”
趙夫子聽罷,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飾的冷笑,眼中的鄙夷更深了:
“哼!書到用時方恨少!腹中無墨,空有想法!連‘火勢熊熊、烈焰滔天’都寫不出!只會說‘好大的火’?如此淺薄,還敢妄言著書?你們平日荒廢學業(yè),只顧嬉鬧,如今可嘗到苦果了?還不服氣?”
盧盛被他這連珠炮似的話激怒了,煩躁地頂了回去:“那你說怎么描述森林大火才能寫出氣勢?!你說啊!”
“豎子!何須你說!”趙夫子被頂撞,怒火上涌,但終究是夫子,被激起了好為人師的毛病。他傲然一拂袖,目光掃過全場,聲音抑揚頓挫:
“要寫火勢兇猛,焰光沖天,當知《尚書·洪范》有云:火曰炎上!道盡火勢向上、猛烈升騰之本性!”
他踱步而言,旁征博引:
“描繪火光之烈,可借《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所言:燁燁震電!此‘燁燁’二字,豈非道盡烈焰之烈,灼目逼天之勢?”
他越說越流利:
“若要寫其毀滅之威,當思《易經·說卦傳》:離為火!離卦象征光明,亦是毀滅!引申于此,可寫出烈火焚盡萬物,蕩然無存之悲戚與威能!”
最后,他舉出實例:
“欲學筆法之簡潔傳神,當看《左傳》如何寫:‘火焚其室,蕩然無存!’寥寥八字,慘烈盡現(xiàn)!”
他環(huán)視啞口無言的四人,聲音帶著凜然:
“寫那森林大火,當寫其火舌如龍,直沖霄漢,映紅蒼穹(炎上);當寫其烈焰灼灼,赤光耀眼,逼得天日無光(燁燁);當寫其所過之處,萬木成灰,禽鳥驚飛,走獸哀鳴,濃煙蔽日,天地為之變色(離卦蕩然無存)!豈是爾等一句‘好大的火’可以道盡?!”
趙夫子這一番引經據(jù)典,信手拈來的學問展示,如同九天銀河直瀉而下!
字字珠璣,句句經典!
盧盛、吳楓、李槐、王賀年四人,早已不再是先前的不服不忿。
他們一個個張大了嘴巴,眼珠子瞪得溜圓!
目瞪口呆!
腦海里反復回蕩著“炎上”、“燁燁”、“離為火”、“蕩然無存”……
原來……寫一場大火,竟然……有這么多學問?這么多講究?這么多花樣?!
四人看著唾沫橫飛的趙夫子,再看看自己腦子里那干巴巴的“好大的火”……
一股巨大的落差感和認知沖擊瞬間將他們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