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林都不記得上次看書是什么時候了。
可能還是高中的語文課本,給他補充了一些精神食糧。
大學學的工科,教的都是一些理工科知識。
像人與人,人與社會這種人文社科類的,接觸的很少。
人文社科是要主動去了解的。
至于最近網上討論很兇的,人文社科類的大學生有沒有存在的必要,那就跟陳漢林沒影響了。
陳漢林的認知,大致還停留在大學畢業時的狀態。
的確應該多看書了,認知有些跟不上。
陳漢林看了看鏡子中的自己,越看越睿智。
從今天開始看書,可是應該看些什么書呢?
幸好現在有ai,陳漢林直接問ai:【提高認知應該看什么書】
ai推薦了一堆書,陳漢林從中挑選了一百本。
一個月時間不一定能看完一百本,但讀書也不可能只讀一個月。
身高:185(+);
身體年齡:45(-),
財富:3,020,930元,
力量:64(+),
精神:40(+),
道具:知識卷軸x30(可售賣1000元張)。
任務:每天做一份營養早餐,兩公里跑步打卡,健身房打卡,閱讀打卡(030)。
剛好他現在積攢了30卷的知識卷軸。
每次健身打卡都給了知識卷軸,還從沒用過。
【使用知識卷軸,可在一小時內提高百倍閱讀效率,提升理解能力?!?/p>
陳漢林先選了一本書《認知覺醒》,在外賣平臺上買的紙質書。
半小時就送到。
意念一動,知識卷軸化作一道光,進入他的大腦里。
大腦清明了很多,好像某個區域被打開了。
思維速度好像開戰斗機一樣,嗖嗖的飛快。
陳漢林把注意力轉移到書上,一行行文字引入腦海中。
里面有用的信息自動就被提取出來,化作一縷縷精神力量,開始滋潤陳漢林的精神世界。
這種感覺,就好像在沙漠中遇到了泉眼;炎熱的夏天跳入山泉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