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沒回頭,只舉起胖乎乎的手臂擺了擺手,示意不客氣。
大娘給足了銀錢在先,后頭即使林筠初都給抹了零,大家還是自覺地把錢給足了。
林筠初一看,反正咸菜臘肉碎還有,不怎么好賣,干脆每人搭上一份,直叫買肉的顧客眉開眼笑。
忙忙碌碌,不到申時,帶來的肉干和整條的臘肉都賣完了,咸菜臘肉碎還有一點。林筠初和葉新夏商量了一下,再等下去,就是得等到晚飯時間了,天色晚了山路不太好走,想著今日也賺了不少,決定不賣了。
收拾好工具,林筠初和葉新夏進了粥鋪,想給粥鋪老板結個攤位費。
結果粥鋪老板大氣,沒收錢,林筠初便自作主張將剩下的那些咸菜臘肉碎送給了粥鋪老板,左右也不多,算下來甚至比打聽到的別家收的攤位費少了不少。
粥鋪老板這會兒不客氣了,收下了這份心意。
他開粥鋪這么多年,做的都是底層小老百姓的生意,臘肉這東西成本太高,他還真沒舍得買來做粥,自己做吧,也沒那條件,他這鋪子,既是鋪子也是家,在鎮集中,熏肉不方便,而且也不確定能不能賣得出去。
當天晚上,粥鋪老板將那咸菜臘肉碎往白粥里一拌,嘿!比平時多吃了一碗!
老板摸摸鼓起的肚子,再看看小兒子不知節制地還想再盛,怕他撐著胃趕緊阻攔。
開玩笑,小孩子不知飽餓,看見了就想吃,撐壞了怎么辦?
吃過了飯,粥鋪老板開始琢磨,這幾年他的粥鋪一直不溫不火的,葷菜一直都少,說是粥鋪,也沒幾樣粥,也就鮮肉粥、玉米粥、蔬菜粥、白粥、皮蛋瘦肉粥這些,再賣些包子饅頭什么的,偶爾客人有要求,就再給炒個菜,別的就沒了。
還是平時大方好講話,大家常來,沒什么盈利的地方,好歹能賺個辛苦錢。
而今天,林筠初賣的小菜,他也瞅著了,鋪子里回頭客不少,可來來回回就那幾樣,吃多了總會膩。
要不就加個新樣式吧,先試試水,就是不知道林筠初什么時候再來,老板想。
林筠初和葉新夏不知道粥鋪老板怎么想,兩人坐在堂屋,一個一個銅板數著,用紅繩將銅板穿起來。
除去成本,咸菜臘肉碎賺了一百二十一文,肉干賺了一百三十文;沒有加工過的臘肉賣得最多,帶了五十斤,全賣光了,除去柴火、鹽,凈賺四百三十文,一個下午,總共賺了六百八十一文。
獎賞
第一次在這么短時間內賺這多錢,葉新夏興奮得一宿沒睡著。
林筠初也沒怎么睡好,不過不是高興的,就是心情有點復雜,六百八十文,在葉新夏看來很多,但林筠初知道,如果把人工費算進去,其實并沒有賺很多。
所以到底要怎么賺錢呢?
這里不是星際,沒有星網,想要知道什么消息都得親自出去打聽才行,林筠初自來到這里,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鎮集,根本無法了解外頭的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