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愛我么?
——他真的在意我么?
——究竟有什么重要的事,比和我重逢更重要呢?
傷痕累累的身體、脆弱敏感的精神,讓顧恩澤難免陷入陰郁懷疑的情緒中,他開始從他與杜康初次相遇時開始追憶,然后回想起他們在蜜里調油以前,的確度過了很長的一段“磨合期”,那時的顧恩澤高高在上慣了,對杜康談不上壞,卻也談不上溫柔體貼。如果杜康因為這些過往而怨恨他,倒也不是不能解。
顧恩澤在病床上胡思亂想了很多,但這一切都在他轉移病房后,與杜康遲來許久的擁抱中煙消云散。
他像一只飽受折磨的、好不容易回到了飼養人身邊的貓科動物,終于可以放下莫名的恐慌、渾身的痛苦、滿心的懷疑,安穩睡上一個好覺。
而后,就是真相大白、信任崩塌。
--
時到今日,顧恩澤確認杜康當年并沒有移情別戀,大概率深有苦衷,但顧恩澤怎么也想不明白,杜康當時為什么要趁他生病奪走他的財團,又為什么嚴格把控著他在醫院時與外界的聯系。
顧恩澤一開始給杜康找的由是杜康有些恨他。畢竟當年杜康不想回來,是顧恩澤趁著他暈倒將他帶回來的;畢竟當年顧恩澤一開始時,對待杜康算不上溫柔體貼,總是一副上位者的姿態,還曾經鴿了杜康精心準備的聚會;畢竟顧恩澤用最嚴格的標準要求杜康,經常叫他連夜加班,只為了一個項目能獲得成功……如果杜康懷恨在心,伺機報復,這倒是個能說得通的由。
然而杜康后續的種種表現讓顧恩澤排除了這個可能,如果他真的恨他,那應該直接叫他凈身出戶,沒必要再繼續養著他。
顧恩澤只能用“他有病”“他精神不太正常”“他受可能會離婚的刺激太深發生了應激反應”,然而這個由也說不通,杜康的表現其實很智,他是清醒地奪走了顧恩澤的財團,亦是清醒地接受顧恩澤的質詢。
到底是什么由,能叫杜康做出這種事?
難道只是單純為了金錢?
這個由顧恩澤更無法相信,杜康的物欲極底,并不像這種人。
顧恩澤想不出一個緣由,然而杜康卻拒絕告知一切,只叫他去等。
那要等多久?等半個月,一個月,半年,還是幾年
顧恩澤當然可以毫不留情地轉身離開,但他卻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