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打!”
兩人追逐嬉笑打鬧著,讓旁邊的光棍們一陣羨慕,心里不由得發(fā)出感嘆,“真是好的白菜都給豬拱了?!?/p>
九月底,白天南粵市的天氣還是熱得讓人出不了門,倒是晚上珠江邊涼風(fēng)徐徐,氣溫卻有些清涼下來,一般的市民吃完晚飯以后,都喜歡沿著珠江的大堤散步乘涼,所以這條大堤顯得非常然鬧。
青青郁郁的樹木的旁邊擺滿了很多小攤當(dāng),各種特色商品琳瑯滿目,還可以看到很多民間有意思的藝術(shù),比如皮演戲、現(xiàn)場剪紙、刻米、民間魔術(shù)。。。。
挽著李濤的手臂,行走在熱鬧繁華的珠江大堤上,梁婷感到非常舒服和開心,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幸福好像云集在自己身上一樣。旁邊的男人雖然不懂得浪漫,但卻來得實際,他就是一棵大樹,一座大山,時刻可以為自己爭風(fēng)擋雨。
“李濤,這頂帽子好看嗎?”
“李濤,這條手鏈好看嗎?”
“哇,這條裙子真漂亮啊。。。。?!?/p>
看著梁婷那紅撲撲的臉蛋,那婀娜動人的青春身姿,李濤的本來波浪不驚的心情也受到了感染,竟也很自然地拉著她的手,在河堤上中饒有興趣地逛著,還不是買的小東西送給梁婷。
“喂,李濤你看,那兒有人在看相呢,我們也過去看一下了!”兩人走著走著,突然梁婷指著前面不遠處一個地攤上的老人說道。
華夏國成立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人們對堪輿認識不清,常把堪輿和封建迷信、卜筮算卦等同起來,甚至視為禁區(qū),很少有人深入研究。80年代后,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堪輿研究逐漸興起。1984年華夏第一次周易學(xué)術(shù)討論會的召開,促進了堪輿研究的發(fā)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堪輿已經(jīng)被許多有識之士所認同,學(xué)習(xí)堪輿更是不乏其人,從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到80后90后,甚至國外的一些中國文化愛好者,均對堪輿產(chǎn)生了深厚的興趣。
“你相信堪輿之術(shù)嗎?”李濤好奇地問道。
“相信,我爺爺以前說我就是一個老師的命,想不到我真成為了一名人民老師”梁婷笑著說道。
“那我們過去看一下吧,反正我覺得信側(cè)有,不信側(cè)無!”李濤一邊說,一邊挽著梁婷走到拿看擺攤看相的老人家面前。
那老人家好像睡著一樣,但是還沒有等李濤說話,他卻說道:“老朽等了你們一天了,有緣人終于來了!”
“你等了我們一天了?我們又不認識,你等我們干什么?”梁婷一面疑惑地問道。
白發(fā)老人一下睜開眼睛,溫和地說道:“我不是等你們,而是在等有緣人。不過既然你們在這個時刻過來找我,那你們就是我要等的有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