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對于記者深痛惡絕,實在不想待見那些人。其實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運作方式,都有著不為外人所知的賺錢渠道,似乎在這骯臟的社會里,幾乎沒有什么人是干凈的,可絕大多數的時候,人們的目光總是先盯在醫務人員的身上。
因為他們覺得醫務人員就應該奉獻,可他們卻沒有想到,經過改革以后的醫務人員,已經不在是人民公仆,他們如何再奉獻啊!
而人們一味索求讓他們奉獻的時候,自己又在做些什么呢?
收受紅包、收藥品的提成讓醫務人員們成為了民眾憤怒的主要原因。而推動這一切的是媒體,為了嘩眾取寵,為了報紙銷量,無良的媒體不惜一切來挖掘丑聞,甚至制造丑聞。
其實普通民眾們并不知道,其實很多醫務人員并沒有亂開藥并沒有索要紅包,很多的時候醫務人員是被亂棒打死的。所以很多的時候,一個人不能代表全部,很多時候親眼看見的,也不一定是正確的。
患者不尊重醫務人員的勞動成果,醫務人員就不尊重患者的生命,當今的社會怕什么,怕的就是如此的惡性循環。
人活一世總是要經歷些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才算是完整,在絕望中看到的希望,才是最能明白什么叫做真理。
李濤并不是與生俱來帶著對記者的痛恨,而是經過了一些起落,讓他深深了解明白什么才是記者。
很貼切的形容詞,為金錢出賣的人為妓女;而為了金錢不擇手段的記者則是出賣了職業道德,出賣了靈魂。
夜色朦朧,在醫院里昏暗的路燈下,李濤和張偉兩個人踩著長長的影子向住院部后面的食堂走去。都市的夜晚其實應該是金錢、美酒、狂歡與性的世界,但是那些喧擾的夜晚,卻是永遠不屬于醫院,醫院里永遠只有寧靜而已。
南粵市人民醫院的食堂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里成了來院實習生們晚上吃宵夜的地方,大家總是聚在一起交流著,各自一天的所見所聞。
李濤可以說對這里還算是很熟悉,食堂里的人聲嘈雜,患者家屬永遠都是比醫務人員多,但是每當夜晚的時候,在這里就餐的多半是實習生醫生,他們每天晚上所快樂的就是這一頓宵夜。
張偉替李濤點了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面,又要了幾個精致的菜,李濤仍然不忘讓食堂里的師傅,在他的餐具里套上一次性方便袋。
張偉聽到李濤的要求,頓時原本輕松的神情,當即又黯淡下來。
李濤以前吃飯從來不套一次性方便袋的,這些都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才造成的,張偉坐在餐桌上看著在玩弄筷子的李濤。
張偉本想找機會在跟李濤好好談談,但是看到李濤只顧盯著手中玩弄的筷子,絲毫沒有看向他的意思,張偉卻是連一點機會都找不到。
不過等一會飯菜上來后,李濤更是一句話也不說,低頭只顧著處理他面前那碗牛肉面,張偉雖然也有些餓了,但畢竟都已經餓過頭了,只是草草吃了一點后,他便放下了碗筷。
張偉看著李濤只顧著吃著他臉前的牛肉面,而桌上要的那四個小菜,卻是一點也沒有去動。
看到李濤這么做,張偉心中不由得感到一絲難過,李濤之所以這么做,是完全將他自己看成了一個“丙型肝炎的攜帶者”,而促使這一切生的其中都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如果當時不在門診化驗室耽擱這么久的話,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生。
如果自己當時能夠順利勸阻那些患者,不要影響化驗室的秩序地話,也許配血的化驗報告就能及時送到,那么這一切就都不會生了。
李濤將自己那份牛肉面吃得干干凈凈,雖然這么長時間的手術,早已經餓過頭了,但是他仍然將那份牛肉面吃個干凈。
李濤從餐桌上拿起一張餐巾紙,擦了擦油膩嘴唇,隨后舒舒服服的打了一個飽嗝,看到張偉似乎一副有話要說的模樣,不過他并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
李濤將餐巾紙揉起一團,隨手扔在自己的腳下,然后站起身來:“都已經吃好了,走吧,我們回急診部吧。我也想回病房休息一下,一臺手術下來確實有些困乏!”
張偉見李濤這么說,只得點了點頭,起身和李濤一起離開了食堂。
李濤和張偉再次來到醫院停車的時,醫院大門口先前擁簇的人群,此時已經不見了蹤影。張偉還有些好奇地四處望了望,李濤卻是懶地搭理這些事情,徑直轉身走進了急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