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粥棚的本意并不是讓他們能吃飽喝足,而是為了他們不至于餓死在這個寒冬,她使這樣障眼法豈不是占了別人生存下去的機會。
“走,去看看。
”葉昭蘇指使一旁府里的下人接替她的位置,隨后和竹月小心翼翼跟了上去。
她二人悄悄跟隨小女孩來到舊城隍廟后院位置,遠遠瞧見她從一旁半人高的洞口鉆進去,她倆對視一眼后決定進去一探究竟。
剛鉆過洞口,入眼便是一片荒蕪,雜草叢生,蓋著積雪,少數草叢甚至漫過了小腿。
舊城隍廟年久失修,破窗殘瓦,屋檐上結滿了蛛網,不過主殿還算得上是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有一些無家可歸的人會選擇在這里生存。
透過殘破的窗欞,葉昭蘇看到廟里有六個孩童或蹲或坐在各處,正兩人分吃一碗粥和饅頭。
一處角落鋪滿了干草,干草前有一堆燃燒殆盡的木柴,一位抱著襁褓的女人坐在干草上面,剛排隊領吃食的小女孩正把粥遞給她喝,那個女人懷中的襁褓裹著一件外襖,像是小女孩本該穿的外衣。
“姑娘,這是……”“看來我們都想錯了。
”葉昭蘇正欲說話,一陣寒風吹來,吹開了漏著縫的破窗,響動引起廟里人的關注。
那個小女娃發現窗欞后面隱隱有兩道身影,她赫然出聲:“誰?誰在哪里!”見被發現,葉昭蘇干脆也不再躲藏,帶著竹月大大方方從后門而入。
看到有陌生人來,其他孩童紛紛躲到小女娃身后,怯生生探著頭偷瞄門口兩個舉止打扮明顯是富貴人家的姑娘。
還是葉昭蘇先出了聲:“別害怕,我們沒有惡意,只是剛見這位妹妹在寒冬里穿得如此單薄,想是有什么難處,特來看看。
”葉昭蘇指向小女孩的位置。
小女孩認出了葉昭蘇的身份,正是發善心搭建粥棚的葉府的姑娘。
她連忙招呼身邊的孩童們一同朝葉昭蘇跪下:“快,快跪下,這是葉府的小姐,我們能喝上粥吃上熱饅頭全是人家賞的,是我們的大恩人!還不快謝恩!”孩子們天真單純,聽領頭的姐姐這么一說便都聽話照做跪了下來,也不去探究為何要跪,連最后面那位抱著襁褓的女人都彎下腰表達感激。
“這是做什么,都快起來。
”葉昭蘇快步上前扶起小女孩:“不過是盡一些綿薄之力,你叫什么名字?”“我叫胡嬋兒。
”小女孩回答。
“他們都是你的家人嗎?是你的弟弟妹妹?”葉昭蘇看了一圈稚嫩的臉龐,這些孩子里年歲最大的就是面前這個小女孩了。
“不是的仙女姐姐,這些孩子都是嘉陽郡周邊縣城逃難來的,他們的父母都不見了,我瞧著可憐,就把他們安頓到這里。
聽聞今日葉府施粥,怕他們凍著,所以多跑了兩趟替他們討要。
”一聲“仙女姐姐”叫得葉昭蘇略微不好意思:“叫我葉姐姐就行。
你怕她們凍著,你自己還穿得這么單薄?”胡嬋兒低頭瞅了眼自己,笑道:“我沒事!我身體可強壯了,但是王嬸的小寶寶會冷,而且我脫了外襖里面還有衣服御寒呢!”葉昭蘇想也沒想便卸下青狐裘披在胡嬋兒身上,她本就比葉昭蘇矮一個頭,這下籠罩得嚴嚴實實,罩上的瞬間被一片溫暖裹挾。
胡嬋兒連忙擺手:“使不得使不得,這看起來就很貴重,怎么敢收您的東西!”葉昭蘇不等她拒絕,自顧自地將狐裘系帶挽了個花,看著自己的杰作滿意地點點頭:“好啦,你覺得自己比他們有能力,所以照顧著他們,我呢,剛好比你多些能力,所以你先穿著吧!”胡嬋兒見她態度強硬,也不便拂了人家心意,打算暫且收下,等過段時日再送還回去,于是凍得通紅的小臉顯露笑容:“謝謝葉姐姐!”---“你把那件青狐裘送她了?!”徐楓聽完葉昭蘇所講,腦海中只剩一句“給她披上了青狐裘”。
葉昭蘇被徐楓問得發懵,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他誤會了什么。
“不是你送的那件!是另一件,”葉昭蘇佯嗔一句:“你所關心的重點只有那件青狐裘嗎?”再說了那可是徐楓當初親自獵的狐皮所制,她怎么可能輕易送出去!“嬋兒雖年紀尚小,但不是那種愛慕虛榮之人,當初沒過幾日,她將青狐裘漿洗干凈又給我送了回來。
”“聽你這么說,確實是個品行不錯的孩子。
”“而且后來有一回我正逛街,我的荷包竟被一賊人掠去!幸得嬋兒和她的弟弟妹妹們路過,設法奪回了我的荷包,我的玉佩還在里面呢!”說起胡嬋兒的事跡來,葉昭蘇臉上浮現出一種得意,宛如夸贊的是自家妹妹一般:“就這樣一來二去我和她便熟絡起來了。
”徐楓這才了然于心,葉昭蘇為什么對胡嬋兒這么好。
不過她總是這樣,以真心換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