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的王城在國境西岳山嶺之下,那一整座山嶺都是國君的春獵場所。
三月里,正是各方大臣進京朝圣,國君組織親族臣民大獵之時。
王城外人來人往絡(luò)繹不絕,鐘紫言和鐘守一爺孫二人慢步走在城外的春獵攤子間。
不要以為只有官家才有資格春獵,這是國朝習俗,百姓們也深以為神圣之事,只不過官民們?nèi)サ牡胤讲煌?/p>
如今的王城并非前朝王城,這里在七八十年前算作梁地,由梁王統(tǒng)領(lǐng),梁國立國后,這里直接成了都城。
西岳人民彪悍好戰(zhàn),一直是梁國最大的軍力儲備之地,不過管理國家不比管理封地,自梁國建成安定以后,各地封疆大吏無不是文官根底,武將們被貶的很低。
這是歷朝歷代都會做的事,凡人們總是由武力開國,文筆治世。
鐘守一看著那一張張春獵強弓擺在各家商販攤鋪前,心中喜歡的緊,不由自主湊近觀摩。
小攤老板自然是好客的,看著像是個手藝人,年紀當有五十多歲,滿臉堆著黃皮褶子,“小娃兒,喜歡射箭?
瞧瞧老漢精制的這些弓與箭,鳳羽弓、牛角弓、鐵木弓、象牙弓、黑竹弓,哪一把都是盤磨三年以上的材料,吃力的緊。”
對孩子吹噓一番,那人又對鐘紫言吹噓:“這位道門兄弟,給娃兒選弓,得挑力道合適弦勁適中的,不然他這個年紀,會落病,這鳳羽弓制造精良,又有朱紅色雕文襯美,尤為合適……”
鐘紫言只靜靜聽著,言語不多。
他大概知道為什么鐘守一喜歡弓,因為這孩子的父親鐘念青,自己那素未謀面的侄兒便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獵戶。
弓、斧、割鹿刀,是每一個獵戶必不可少的三件兵器套裝,由遠、中、近三個條件分別對獵物采取行動。
鐘守一喜愛弓,但他看了良久,心情忽而低沉下來,慢慢離開了攤位。
二人穿梭與各處攤販間,鐘紫言沒打算安慰勸說什么,既是觸景生情,那便由時間抹平。
男孩子在少年時,大多數(shù)對刀槍劍戟都很喜愛,和女孩子喜歡色彩鮮艷的棉麻布偶有同樣的原因,乃是血脈基因所傳。
此間除了弓以外,還有各式兵器,有的是匠人們賣,有的是商人們采集來賣。
攏共沒三里長的商區(qū),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攤鋪。
講價的人都是些窮苦人,鐘紫言耳中時不時會聽到:
“您要是嫌貴,那您去王城瞅瞅,這柄劍在城里那些富家公子手下,保準一口價叫二十兩銀子,您看看這銅雕雀紋……”
“不賣不賣,老張我不得虧死?開泥爐的費用都收不回來……”
“你說什么?這么小小的一柄匕首,你找本姑娘收二兩?你這是在欺負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