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那個攛掇袁術稱帝的尖細聲音再次響起,說話的是一個留著山羊胡的文士,名叫閻象,是袁術的長史之一。只聽他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公子剛醒,怕是還不清醒吧?主公與我等商議的都是軍國大事,公子有什么‘言’可進?莫不是想討些好玩的玩意兒?”
這話帶著明顯的嘲諷,周圍立刻響起幾聲低低的哄笑。
袁耀心里冷笑。閻象?歷史上好像就是他曾勸過袁術不要稱帝,可惜袁術沒聽。不過看他現在這副嘴臉,顯然是見風使舵,知道袁術稱帝的心思已定,便也改了口風,跟著拍馬屁了。
他沒有理會閻象的嘲諷,只是看著袁術,沉聲道:“孩兒想說的,正是關于‘稱帝’之事?!?/p>
“哦?”袁術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你也知道此事?你有什么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袁耀身上,有好奇,有不屑,也有幾分等著看笑話的意味。
袁耀定了定神,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大堂:“孩兒以為,此時稱帝,不妥?!?/p>
一石激起千層浪!
整個聚賢堂瞬間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驚呆了。誰也沒想到,這個一向不起眼的袁公子,一開口竟然敢反對袁術稱帝!
袁術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眼中閃過一絲怒意:“放肆!你懂什么?!”
袁耀毫不畏懼,反而往前一步,朗聲道:“父親息怒!孩兒雖是晚輩,見識淺薄,但也知道,如今天下未定,群雄并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中原,名正言順;袁紹據有河北,兵多將廣,虎視眈眈;孫策平定江東,銳氣正盛;就連那劉備,雖暫寄人下,卻也心懷大志……”
他一口氣報出了好幾個名字,這些人在此時雖然還未完全崛起,但都已是不容忽視的力量。
“父親手握淮南富庶之地,兵精糧足,本有問鼎天下的資本??扇羰谴藭r貿然稱帝,”袁耀話鋒一轉,語氣變得無比凝重,“那便是將自已架在火上烤!天下諸侯,無論真心假意,都會打著‘討伐逆賊’的旗號來圍攻父親!到那時,四面皆敵,我淮南之地,還能保得住嗎?”
這番話,條理清晰,直指要害,哪里還有半分昔日那個紈绔子弟的影子?
堂內的文武們徹底傻眼了,看向袁耀的眼神里,已經充記了震驚和難以置信。就連袁術,也愣住了,臉上的怒意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疑惑和審視。
這個兒子……好像真的不一樣了。
袁耀知道,自已的第一步,算是初步成功了。但他也清楚,僅僅這一番話,還不足以徹底打消袁術稱帝的念頭。這位“仲家皇帝”的執念,可不是那么容易動搖的。
他必須再加一把火。
看著袁術陰晴不定的臉色,袁耀繼續說道:“父親若真想成就大業,眼下并非稱帝的時機。不如……”
他故意頓了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然后一字一句地說道:“不如先積蓄力量,招攬賢才,整頓軍備,靜觀其變。待天下局勢明朗,或是尋得一個絕佳的時機,再圖大業,豈不更穩妥?”
這番話,既給了袁術臺階下,又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遠比一味地反對要高明得多。
袁術眉頭緊鎖,手指在案幾上輕輕敲擊著,陷入了沉思。聚賢堂內,再次安靜下來,只剩下他指尖敲擊木頭的聲音,一下,又一下,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袁耀的心臟,也跟著提了起來。他知道,這是他改變命運的第一個關鍵節點。成,則能暫時穩住袁術,為自已爭取時間;敗,則可能被當成瘋子,徹底失去影響袁術的機會。
成敗,在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