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一段精心剪輯的視頻開始在各大平臺瘋傳。
畫面里,趙西州摟著銀行行長在私人會所碰杯,聲音清晰可辨:“田行長,這個月的‘貸款’記得轉我瑞士賬戶。”
鏡頭切換,是城郊銀行柜臺流水單,標注著“中小企業扶持金”的款項正源源不斷流入開曼群島的空殼公司。
再切,是石緣閣倉庫里堆成山的染色翡翠,檢測機構出具的“危地馬拉料”鑒定報告被紅筆圈出。
最后定格在趙氏地產1998年的土地審批文件上,原副市長的簽名旁,赫然附著一張溫哥華別墅的房產證復印件。
“這是……”柳眉盯著屏幕,指尖微微發顫。
她雖早知趙家有問題,卻從未見過如此鐵證如山的罪證。
“我在趙氏內網埋了‘爬蟲’。”吳青鋒指尖在鍵盤上翻飛,屏幕上跳動著密密麻麻的代碼。
“他們所有郵件、合同、財務記錄,甚至高管聊天記錄,我都能實時抓取。”他頓了頓,嘴角揚起一抹冷意。
“剛才那些視頻,是從趙西州私人云盤里‘借’的——密碼是他生日,真夠蠢的。”
董小宛突然伸手按住他的手腕:“等等,你瘋了?趙家背后有保護傘,你現在發這些,他們會反咬你偽造證據!”
“所以得讓他們自己打臉。”吳青鋒另一只手按下回車鍵。
另一組數據洪流涌入網絡。
港城交易所的趙氏集團公告頁面突然彈出異常提示:“檢測到原始股權登記文件被篡改,2015年注入的‘海外礦產’資產實為虛構。”
與此同時,二十余家媒體郵箱同時收到匿名郵件,附件是趙氏集團近十年在地產、金融、珠寶領域的違規操作清單,每條都附上了銀行流水、合同掃描件和知情人聯系方式。
“現在…”吳青鋒摘下耳機,目光掃過屏幕上瘋狂滾動的彈幕。
“該讓監管部門‘主動’介入了。”吳青鋒點開一個加密文件夾,里面是整理好的三十張紙質證據照片。
從趙家早期走私文物的海關記錄,到近年向官員行賄的轉賬憑證,甚至還有趙西州雇傭殺手的通話錄音(已做變聲處理)。
“我已經把這些傳給了省紀委的熟人,附加了‘群眾匿名舉報’的備注。”
“叮——”手機震動聲響起,董小宛拿起一看,瞳孔驟縮:“港城李家發來消息,他們看到了我們的誠意。”
“愿意出資30億做空趙氏集團。”
“很好。”吳青鋒嘴角揚起,手指在鍵盤上敲出一串指令。
港股市場上,原本平穩的趙氏股價突然出現異常波動。
先是幾筆百萬級買單拉高股價,吸引散戶跟風,緊接著千萬級賣單如暴雨傾盆,瞬間砸穿支撐位。
與此同時,各大財經直播間里,自稱”內部人士”的賬號開始爆料:“趙氏集團海外礦產造假!”
“地產項目違規圈地!”
“銀行資金挪用!”
評論區瞬間被“退股”“維權”“報警”的留言刷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