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是桃花色的,很香艷——長嫂與小叔子鉆林子!
初時,只在白云嶺的男人們之間流傳,后來也不知是誰說漏了嘴,被婦人知曉。
有與毛氏交好的婦人就旁敲側擊提醒她,讓她跟侄子侄媳說說,畢竟,謝燁年紀太小,才十五。
而小叔子柏松,已經十三,是能說親的大小伙兒!
作為柏蒼的媳婦,謝燁的年紀算小的,畢竟前者已經二十多,兩人之間差了五六歲。
甚至,謝燁和小叔子柏松可以算是同齡人,況且“女大三抱金磚”這一美談從未被人質疑過。
毛氏聽聞后很是惱怒,道:“家里孩子如何別人不知道,我們自己人還能不知道嗎?外人瞎說就算了,嫂子你咋還信呢?”
直將人說得啞口無言,面上無光!
不過,毛氏也沒掉以輕心,找了機會去侄子家。
對于毛氏的到來,謝燁并未懷疑,畢竟是她有求于人。
見人來了,虛心請教如何腌菜。
菜園子的菜長勢茂盛,再有個十幾二十天就能吃頭茬,尤其是豆角,謝燁都覺得今年純吃豆角,家里人可能都會膩!
而且隨著入夏,柳蒿芽、蕨菜、灰灰菜、猴腿菜、山芹菜等野菜瘋狂生長,除了曬干菜,就是腌酸菜。
柏翠不會腌酸菜,以往都是嶺上各家嬸子嫂子接濟。
謝燁也不會,想到今年人多,便決定自己學。
再說,等豆角下來,除了吃新鮮曬干菜,她還想腌酸豆角,專門去柏峻家請人,想著等毛氏得閑了來家教她們腌酸菜的法子。
毛氏來時見已經準備的差不離,沒多說什么,直接腌山芹菜。
“淘洗干凈得晾干,這大缸也得擦干,抹布不能帶油……”
謝燁仔細聽著,在一旁打下手。
腌山芹比較簡單,只要保證大缸不沾油,芹菜淘洗晾干,最重要的一點是面湯,不論是專門和面糊煮還是用煮過面條的湯,都必須保持鍋具干凈沒油腥!
“有丁點兒油腥,保準發爛,到時臭的呀,這缸都沒法用……”毛氏邊做邊講。
半天的功夫,做了半缸腌山芹。
“五六天的功夫就發酸,到時候專門新做竹筷,用來撈酸菜,只要沒臭,漿水就能一直用。”
謝燁應好,擦干凈大缸外圍,將新作的蓋板蓋上。
≈lt;ahref=&ot;&ot;title=&ot;糙漢文&ot;tart=&ot;_bnk&ot;≈gt;糙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