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燁了然點頭,四看道:“沒見有鍋呀!”
柏蒼在洞外的地坑燒火煮粥時,她才明了用竹筒煮。
見她盯著地上的陶鍋看,柏蒼解釋:“陶鍋用來燒水煮疙瘩湯,煮粥容易燒裂。”
謝燁撓了撓臉,看向外面啃草的毛驢,那干癟模樣,讓她想起小英家的牛。
對于柏蒼乃至白云嶺人家出山的路徑,她已經猜到大概。
前半程趕著毛驢馱著皮子山貨出發,在這個對子房換成板車,拉著板車走斜坡一樣的山路繞過山頭,從上南坡村出山去鎮上買糧買鹽,毛驢就養在對子房旁邊偽裝成陷阱的大坑里,采購回來在這里卸車,又轉用毛驢馱物資。
可想而知,接下來的路,才是真正的山路!
“為啥不用毛驢一直馱出山?”
柏蒼抬眼一笑,“不成的,累壞驢子日后再出山得全靠人背。”
所以,荒草枯葉遍布傾斜三十四度的林坡不算陡,改用板車拉,雖然累人,可毛驢卻能休息個兩三天。
莫名的滋味從鼻尖散開,謝燁仰頭,一只蜘蛛正晃悠悠從頂棚滑下,她往旁邊挪了幾步。
青綠竹筒在火焰的炙烤下滋滋作響,竹身的水分鉆出來“喊叫”著熱。
謝燁蹲在火坑旁烤手,等待開飯。
柏蒼拎著斧頭出門,不過十幾分鐘的功夫扛了一捆不粗不細的竹子回來。
謝燁看著他劈竹子剃竹片,待粥煮開時,地上一堆大拇指寬的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