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嬸,你這么做是不是太過分了?”
“大家都是一家人,你為什么要把事情做的這么絕,有什么不能咱們關(guān)起門來商量么,非要鬧得人盡皆知,讓我爸他們當(dāng)眾丟臉。”
蘇秀芹看了眼張友良,從記憶中找出一點(diǎn)兒關(guān)于這個侄子的細(xì)枝末節(jié)。
張二哥家里四個孩子,張友良是大兒子,底下還有三個弟弟。
張二哥不比張立江有本事,嘴巴也笨。
在她沒和張立民結(jié)婚之前,張二哥家里窮的鍋都快揭不開了。
結(jié)婚后,張立民有了城市戶口,吃上了商品糧,月月領(lǐng)了工資,第一個來借錢的就是張二哥。
張二哥家里確實窮的叮當(dāng)響,這一點(diǎn)蘇秀芹也知道。
所以張二哥開口借錢,她從來沒說過什么。
只是她沒想到,人是有惰性的。
張二哥一家人吃到了甜頭,隔三差五的借錢。
靠著借錢,張友良娶了媳婦兒成了家,還在隔壁村買了個算賬的活兒。
后來張二哥蓋房,給剩下的兒子娶媳婦兒,全都是問張立民借的錢。
剛才張二哥哭嚷著,罵蘇秀芹搶走了他辛苦這么多年攢下來的錢。
張友良也指責(zé)她做的太過分,不給他們臉面。
蘇秀芹沒忍住笑出了聲。
張友良感覺自己被嘲笑了,臉色登時難堪起來。
“你笑什么。”
“我笑你們給臉不要臉,占了便宜還要賣乖。”
“你怎么能這么說話,我尊稱你一句小嬸,你別蹬鼻子上臉啊。”
蘇秀芹輕哼,“我這么說有什么不對?你怎么娶的媳婦兒,怎么蓋的房,你買工作的錢從哪兒來?”
“你們一家能過上現(xiàn)在的日子是因為我,是因為我同意你小叔給你們借錢,你們家才能從村里最窮最落魄的人家一躍成為現(xiàn)在過得最滋潤的。
要是沒有我,你到現(xiàn)在你都娶不上媳婦兒。
這些年拿著我的錢過日子過的很開心吧?
日子久了,忘了借錢這回事了,把我的錢當(dāng)成你們自己的了是吧?”
蘇秀芹本來想再裝一裝,賣賣慘,好讓村里人都當(dāng)她是弱勢群體,可憐可憐她。
可她實在是忍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