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成沒瞞著,坦然道:“今年秋考之前,現下才三月,你還有大半年的時間來翻案重審。”
李霽面露難色:“可皇上不是說,那些冤假錯案,數不勝數,半年之年臣恐怕無法全部翻案重審。”
“當然不是要你全部都翻案重審,”李彥成伸手,自桌上拿過早就備好的卷軸遞過去,“朕要重審的案件,都羅列精簡出來了。”
曹學良上前,從李彥成手中接過卷軸,再轉交給李霽。
李霽接過卷軸,并不似從前在李彥成面前那般隨意,而是恪守規矩地請示道:“請問皇上,臣現下可能展開瞧瞧?”
李彥成頷首:“既給你,便是讓你瞧的。”
李霽展開卷軸,一目十行地掃閱。
沒甚意外,上面皆是與如今朝堂上的世家有關的案件。
他帶著答案,從頭看到尾,卻沒有發現他要找的答案。
那便是李彥成羅列的卷軸里,并沒有同安國公許清一家的案件。
牽扯的眾多世家,也并不是最位高權重的那一批。
李霽再仔細一品李彥成的話,其用心便清晰明了了。
因為在張文柏“刺殺棲梧公主”,自縊于獄中后,各世家都謹言慎行了。
李彥成這是挑不著對他們動手的理由了,便著手找理由了。
他從齊司延那得知,李彥成在準備擴大今年秋考的過考名額,為的是在除了這些世家后,在朝堂上培養自己的人。
這些人,只能從無權無勢,無背景的寒門之士里選。
所以李彥成讓他暫任大理寺卿一職至秋考之時的意思是,讓他把朝堂打掃干凈,騰出位置,給秋考選拔出來,再順利通過殿試的人。
其目的,是要給朝廷換血。
李彥成靜候了一陣,方才開口問道:“清晏,可有信心在秋考之前完成?”
李霽沒有給出肯定的答案,而是反問道:“皇上既確定這些是冤假錯案,可是已經有掌握的證據了?”
他又試探地補了句:“若是已有證據,無需等到秋考前,臣只需一月,便能將這些案件全部重審完。”
李彥成搖了搖,直直地盯著李霽,咬字清晰,耐人尋味道:“證據,需得清晏自己去‘尋’。”
他特意加重了“尋”字的發音,暗示得很明顯。
以李霽這些年替他辦過的事,不必明說,李霽也會知道他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李霽當然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