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有人眉頭緊皺,有人嘴角微揚,也有人目露怒色,不過沒有人多說什么,因為現在不是內訌的時候,現在剛開始就內訌的話,那接下來也不用談了,一時間,整個大廳都陷入了一片死寂中。
“韓兄,明人不說暗話,大家聚在這里是為了什么,想必都心中有數。”
過了好一會,見所有人都沒有說話的意思,兵部侍郎陸完開口說道:“我只想知道,若是內閣那幾位退下去,我們誰進內閣?”
“看個人的本事。”
聞言,韓文淡淡道:“內閣是百官之首,劉健他們既然不能為百官榜樣,那自然要他們退下去。”
“這個可沒那么容易。”
吏部左侍郎王華搖了搖頭道:“劉健他們現在大概率投靠了陛下,只要陛下不點頭,誰動得了他們?”
對于劉健他們,他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惡意,畢竟人各有志,只不過現在朝堂已經分成兩派,他不想跟劉健他們同流合污,所以才會來這里。
到了他這個層次,如果不站隊的話,那么兩派會聯手將他先清理出去,因為誰也不想留一個不穩定因素,一旦到了重要關頭,這種不穩定因素就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彈劾他們是我們的事。”
聽到王華的話,許進搖了搖頭道:“至于裁不裁撤,那是陛下的事情。”
“可以。”
一旁的焦芳也點了點頭道,其實這次聚會只是為了確定陣營,并不是說這次聚會一定要扳倒劉健他們,劉健他們作為內閣閣老,在沒有明顯犯錯的情況下,他們再怎么彈劾也奈何不了劉健他們。
畢竟彈劾也是要講證據的,閣老不是那種芝麻綠豆的小官,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彈劾,要是敢無憑無據就彈劾閣老,就算是御史也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他們只能在張鶴齡兄弟這件事情上彈劾劉健他們,只不過這件事關系到太后,他們拿這件事彈劾劉健他們也沒用。
………
乾清宮。
朱厚照瞇著眼睛枕在一個宮女的大腿上,一旁的宮女時不時遞上水果或者糕點,劉瑾則是站在不遠處為朱厚照讀著奏本。
“皇爺,這份奏本依舊是彈劾三位閣老的,是吏部右侍郎張澯遞上來的。”
換了一份奏本后,劉瑾開口說道:“內容還是關于兩位國舅的,不知該如何回復?”
“打回內閣,讓劉健他們自己處理。”
朱厚照眼睛都不睜,懶洋洋道,最近這些奏本太多了,自從劉健他們選擇了投靠他后,在朝堂上就成了過街老鼠,幾乎是人人喊打,從御史到各部堂官,幾乎每個人都上奏彈劾了他們。
不過這對他倒是一件好事,因為現在所有官員的目光都盯著劉健他們,基本上沒人在意他這個皇帝,連張鶴齡兄弟的事情都是找劉健他們的麻煩,而不是找他這個正主。
這時候,朱厚照突然想起了什么,開口問道:“張永,之前朕讓你從京營和神機營抽調一千五百精銳,訓練成海軍的事情,你訓練得如何了?”
前兩天馬永成來報,船廠中的七桅武裝寶船已經建造得差不多了,從沿海衛所征調來的三十二艘福船也修整好了,最多下個月就能出海了。
在四個月前,他就讓神機營提督太監張永從京營征調了一千五百精銳進行訓練,雖然京營中的精銳多是北方人,想要征調出一千五百熟悉水性的精銳不容易,但架不住京營的人數多,大浪淘沙還是能挑出不少精銳的。
“回皇爺,海軍都已經訓練完畢了,奴婢讓這一千五百精銳多次乘坐福船進入渤海訓練,每次訓練都會維持十天,這些精銳已經徹底熟悉了海上的環境。”
聽到朱厚照的話,張永連忙回道:“另外奴婢還從沿海的衛所抽調了數十個擅長海戰的百戶來領導這些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