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又沒說要戶部出錢。”
朱厚照不禁皺眉道:“朕內帑出錢,他們還要管,真當朕好脾氣不成?”
“皇爺,這寶船可不好造,而且出海風險太大了。”
劉瑾再次勸道:“若是皇爺需要銀子,奴婢認為提高可以金花銀的比例。”
“你親自去一趟江南和山東、浙江、福建、兩廣這些地區,將所有航海圖都搜集起來,另外各地的造船技術和頂級工匠也都帶一批回來。”
聞言,朱厚照擺了擺手道:“什么時候搜集齊了,什么時候回來。”
“皇爺饒命,皇爺饒命!”
聽到朱厚照的話,劉瑾連忙跪了下去,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這宮里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要是離開了皇宮,等他回來,宮里肯定沒有他的位置了。
“朕又沒要你的命。”
看到劉瑾的樣子,朱厚照撇了撇嘴道:“你回來就去司禮監當掌印太監。”
“皇爺放心,奴婢絕對不負皇爺重托。”
原本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劉瑾聽到回來就能當司禮監掌印太監,瞬間便止住了眼淚,信誓旦旦道。
看到劉瑾的眼淚消失,朱厚照的嘴角不禁抽了抽,這眼淚說來就來,說收就收的演技,比后世那些影帝都要強得多了。
“去吧。”
收回了思緒后,朱厚照擺了擺手道,雖然兵部的鄭和舊檔在弘治十三年就因為蟲蛀朽爛被劉大夏請旨焚毀,但現在沿海的海貿生意做得正火,可不會缺海圖和造船技術。
而他之所以派劉瑾親自去,主要是因為其他人未必能夠壓得住場子,畢竟想要從那些海商大家族手中拿到海圖,難度可不是一般的高,而且其他人也未必會盡心盡力。
而劉瑾不同,劉瑾現在距離司禮監掌印太監只有一步之遙,要知道司禮監掌印太監可是有內相之稱,為了這個位置,劉瑾絕對不會糊弄他。
“奴婢告退。”
聞言,劉瑾躬身應道,朱厚照交給他的任務雖然不難,但相當的繁瑣,需要耗費不少時間,他必須盡快出發。
看著劉瑾離去的身影,朱厚照眼睛微瞇,想要強行改變天下是很難的,不過引導就容易多了,他想要的就是引導百姓們出海,開辟大航海時代。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知道海貿賺錢,但實際上能夠從事海貿的,大部分都是沿海那些豪門,而大明之所以沒有形成大航海時代,并不是什么儒家道義的錯,儒家自漢朝就逐漸成為正統,可是這一千多年來,華夏的地盤還在不斷擴張,所以儒家并沒有影響華夏擴張的腳步。
真正斬斷大明海權之路的是那些豪門士族,從南宋開始大海貿后,第一波吃到螃蟹的就是江南這些沿海地區的豪門士族,可是吃到螃蟹后,這些豪門士族卻選擇了堵死這條路,不讓其他人踏上這條路,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海禁。
在洪武初期是因為元末地方軍閥方國珍殘部聯合倭寇騷擾沿海,所以明初禁海并沒有什么不妥,可是在剿滅了方國珍余部之后,海禁就有點不太對勁了。
畢竟所有人都知道海貿利潤很大,南宋一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依靠海貿就富得流油,這時候禁海無疑是自斷財路,可偏偏朝廷就這么干了,要是說其中沒有貓膩,那就是有鬼了。
尤其是在永樂之后,海禁再沒有開過,這就是那些沿海豪門的手段了,畢竟這百年來天下承平,百姓的消費能力提升,海外商品在中原備受歡迎,這海貿就是一個個大金礦,自然更沒人愿意開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