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娘趕忙側了身子用手背拭了眼角,落寞的臉上掛上了笑容:
“有沒有跟你劉嬸子交代,那魚刺要吐掉?”
“說了的說了的,阿姐說的我都記得。”
說完這話,宋桃葉將盛湯的碗放在桌上,里面放著包好的幾個菜團子:
“劉嬸子夸阿姐手藝好,把臭魚讓的太好吃了,她還給我帶了幾個菜團子回來呢。”
得,這幾個菜團子最終還是被劉嬸子送了出來。
宋桃花伸手抓了一個塞進嘴里,這吃著她一點兒不心慌,畢竟她燉那魚湯時可是不客氣的放了好幾碗空間的靈泉水呢。
“吃吃吃,劉嬸子這菜團子配著魚湯正正好,下次咱家再吃魚湯了還給嬸子送點過去。”
宋二娘與宋桃葉沒再說其他,端起碗學著宋桃花的樣子吃了起來,眼里都是記足。
宋桃花的心思卻從眼前的飯食上轉到失信好久的宋二郎身上。
朝廷征兵,每家每戶都要出一個成年男子,宋家加上宋老頭能選的足有四人,誰怎么算都選不到宋二郎身上。
“娘,你可不能推兒子去送死啊!打仗那多苦的,我不要去!”
宋三郎揪著宋老太婆的衣襟委委屈屈的說。
一聽到這樣的消息宋三郎就趕緊來了宋老婆子的屋子,他知道,這個家里決定讓誰去應征的就是他們的娘。
果然,宋老太婆沒有讓他失望:
“三兒你怕啥,讓誰去娘心里有數。”
到了晚間,一大家子坐在飯桌上,宋老太婆就說起了這事兒:
“朝廷征兵這事兒大家都知道了,咱家也是要去一個的。
你們爹年紀大了怕是也活不了幾年,老大又是個識字兒的,去了兵營里那等子出蠻力的活兒自然是干不好的。”
說到這里宋老太婆遞了一塊兒餅子到了宋二郎面前:
“老三到底年歲小,就只能委屈老二你去了。”
宋二郎直視著宋老婆子,遞到面前的餅子卻沒有伸手接過:
“娘,花兒她娘才診出來一個多月的身孕,我現下還離不開。”
一聽這話,宋老婆子原本還和煦的面容一下子染了怒色,手里的餅子被她砸到宋二郎面前:
“怎的,你是覺得你娘我會虧待你房里這幾個?
道理我跟你說的清楚,咱家這應征的人除了你沒有別人,你是想讓我們宋家抗命不成!”
那餅子砸在桌上,碰翻了宋二郎身前的碗,碗里的稀湯濺了出來,汁汁點點的灑到宋二郎臉上,他的面容卻沒有一絲變化。
宋二娘的眼里早已蓄記淚水,她的手緊緊的攥著宋二郎的衣襟,生過兩個女兒后她的肚子不爭氣,一直沒再有孕,時隔幾年她終是又懷了一胎,沒來由的她很肯定,自已這一胎定是個兒子,卻不想遇到了征兵這樣的事情。
“我現離不了二郎,應征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