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太后忽然和他們說,爺爺不僅沒死,還在京城里做了駙馬爺!
過上了好日子,娶了公主,生了娃,他們心里除了有些不知道該怎么面對這個事實以外,就是替奶奶覺得不值!
奶奶這樣好的一個人,為什么爺爺要拋棄奶奶,要拋棄他的孩子們?寧愿背著欺君的罪名也要進京做駙馬?
他就不怕事情暴露之后連累了家里嗎?家里所有的人都會因為他膽大欺君而陪葬!
沒有人知道皇帝的脾氣是什么樣,假如這個皇帝脾氣很暴躁,而他們的奶奶又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身份,那么事情一旦暴露,家里所有人被押上斷頭臺都是極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他竟然就這樣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舍棄了家里所有人的性命?!
一直覺得吃飽穿暖,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就是家里最大的幸福的孩子們,很是不能理解于博軒這樣做的原因。
苦夏說完,她又轉頭看向家里的小輩們,“孩子們,對于太后娘娘講的故事,你們都是怎么看的?”
孩子們沒有著急回答奶奶的話,而是幾個人頭碰頭的商量了一會兒。
隨后由于才做代表出來回答,只見他走到聽套盒當中對著太后和奶奶各作了一個揖。
“太后娘娘,奶奶,其實這些事情我們幾個孩子沒有什么發(fā)言權,但既然太后娘娘和奶奶看中,那我們也就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駙馬拋妻棄子,忘恩負義,不念家中妻子操勞半生的辛苦,不顧幾個還沒有成家立業(yè)的孩子,獨自拋下一大家子上京趕考一去不回,這本身就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能做出來的事兒。
如果事情發(fā)生在我們身上,我們肯定是不會心軟的。
其次這件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許多年,他拋棄的妻子和孩子已經(jīng)靠著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好日子,這和他半分錢關系都沒有。
就像奶奶說的,得虧他離開了,不然我們還沒有這樣的好日子過,不過這不是他脫罪的理由。
小子說的或許太過絕情,可是他忘恩負義,欺君罔上是不爭的事實,沒有必對他寬恕,要是原諒他,就是對奶奶的不尊重!
太后娘娘,奶奶,我們想說的就是這些,我們一定好好孝順奶奶,絕不讓奶奶辛辛苦苦,白白操勞大半輩子,絕不像那駙馬一樣做一個忘恩負義的人!”
太后贊賞的點點頭,“好孩子,恩怨分明,不愚孝,你被家里人教的不錯。”
于才發(fā)表完意見,就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了,將主場交給奶奶和太后。
苦夏想了想,對太后說道,“太后娘娘,這件事兒跟我們沒有什么關系啊,您讓我們提意見我們也提了,就別再說這些了,別讓渣人影響了咱們的好心情,您說是吧?”
苦夏這意思就是說她不打算讓這件事情暴露,他們愛怎么處理怎么處理,只要別讓那于博軒出來膈應他們就成。
太后聽懂了苦夏的意思,“大妹子說的對,聽你的,不提這些。
好了,不說這些煩人的事兒,今天因為一個故事把你們叫過來我可真是胡涂了,不能讓你們白跑!
前些日子皇上給了我一塊難得的暖玉,兩巴掌見方,大妹子,你拿回去抱著玩!
這東西可神奇了,即使是冬天握在手里一點都不冷!再從我的私庫里拿點東西回去,你不知道啊,我的庫里東西堆的都落灰了!
一堆東西擱那擱著也沒啥用,你們看哪個好就拿回去玩兒,聽說你三兒子已經(jīng)定親了?就當我送給他的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