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權貴可不像他們這樣,咱們遇見的最大的官兒,是上一個承靈郡的郡守萬清風。
你們也都知道他是個什么樣的人,還有其他許多的權貴可都像他這樣,只是伸伸手,咱們就得踩進他的坑里,再也出不來。”
“更別提京城那種地方,很多人自視甚高,瞧不起咱們這些老百姓,去到那兒少不了要受人的白眼。
要是他們知道皇上對咱們特殊對待,肯定還會招來其他人的眼紅嫉妒,說不定又要惹下許多禍事,在京城中勾心斗角比比皆是,遠沒有這小山村寧靜。
四皇子也不是沒有跟咱們講過京城的故事,你們也都有所了解,我說的話不是唬你們。”
于大妮贊同了苦夏的話,她的老師就是宮里的御醫,御醫見過的臟事兒可多了去了,沒少拿那些案例來給于大妮講課。
那些后宮的娘娘們整天因為這因為那來收買御醫,賈旭之可是見過不少,不過他是站在皇帝身邊的,所以并不摻和那些娘娘們的斗爭。
這位賈御醫是前朝留下來的,因為他手腳還算干凈,醫術也很高明,現任皇帝也就沒有把他處置了,而是讓他一直留了下來在太醫院任職,這一點賈御醫很感謝尹彥之這位皇帝。
于大妮說,“老師和我說過京城里的那些事,我也才知道原來在那樣繁華的地方隱藏著那么黑暗的人心,只是為了一點榮華富貴,就能手上沾著多條人命,為了地位做出什么事兒都不稀奇。
在宮里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都飽含深意,稍有不慎,行將踏錯就是一條人命!”
于才給奶奶和姑姑各滿上一杯茶水,說道,“胡先生也和我講過,那些大人物之間勾心斗角的事兒,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胡先生就是在鄉試中那位看上了于才要給他當老師的進士。
于才在鄉試過后就一直跟著這個進士在北山縣讀書,直到于大林受傷他才回來。
“還有一件事兒我沒跟家里說,胡先生老早就和我說要帶我回京,只不過我掛念家里,一時半會兒的這才沒有跟著過去。
胡先生舍不得我也跟著我留在北山縣,但不能總讓胡先生跟著我,如果沒有皇上的這一封信,再過幾天等我爹的傷情穩定了,我打算跟家里說,要跟著胡先生去京城的。”
于才說話的時候,總是帶著一股慢條斯理的勁兒,年紀越長,他身上溫文爾雅的氣息就越重。
雖然才是十幾歲的年紀,但也可以稱得上是一表人才,“胡先生早就跟我介紹過京城的險惡,他讓我做好心理準備去到進城后要面對什么樣的生活。
奶奶,我已經想好了,要得到什么總要失去些什么的,京城那種地方不比咱們家里自由自在,可見識到的東西也不是王家村能比得了的。
不論是于先生還是胡先生,又或者是奶奶,都說過我們需要學習,我也發覺到學習的好處。
我的學習進度在幾位先生的教導下進步神速,身邊的人已經跟不上我,我需要更多的人來和我一起探討,
奶奶,如果您要去京城,我是肯定要去的。”
聽了于才和苦夏他們的話,家里其他人都沉默下來,陷入沉思。
苦夏等人說的很對,他們自由自在慣了,無論在王家村還是在北山縣,他們過得都是無拘無束的生活。
如果去到京城受到多方束縛,他們能不能適應?看到京城的繁華,他們會不會嫌棄自己的小村子?
他們會不會因為到京城受不了束縛,壓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就和哪個貴人吵了起來,給自己家里惹上麻煩該怎么辦?
但是在他們認真思考之后,還是覺得老娘去哪兒他們就去哪兒,只要有老娘在,所有的事情都不成問題!
反正他們家一直都是這樣過來的,老娘就是他們家的定海神針!只要有老娘在的地方,他們就覺得心安!
于大林最先說道,“娘,您去吧,您就先替我們探探路,看看京城是不是真有那么好,真有那么繁華,等咱們把家里一切都安頓好了,就去京城和您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