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沉當然知道天子不會這么無聊,雖說他在廣陵的時候便了解過京城的暗流涌動,但終究離得有些遠,仿若霧里看花水中觀月,遠不如親身來此看得清楚明白。
因此他才有閑心陪這位假模假樣的讀書人演戲,為的只是從他口中套話。
他的神情看起來頗為懵懂,隨即微微皺眉道:“可是宋兄方才說派伱來的人姓李,又是上面的人,不是陛下還能是誰?宋兄,我是程,除非陛下特意交代,一般都會按照規矩行事。校尉等人看重自身入京受賞之事,但是朝堂部衙每天要處理的事情不計其數,凡事總有個輕重緩急。兵部當然不會一直壓著此事,只不過稍稍拖延幾天,便是陛下也不好苛責。”
陸沉愈發奇怪地問道:“兵部為何要這樣做?”
宋云稍稍湊近,壓低聲音說道:“因為朝中有很多人不希望看到校尉等人魚躍龍門。”
這句話半真半假,宋云暗自覺得火候剛好,既不會留下破綻也能唬住這個年輕的校尉。
陸沉自然知道朝堂諸公對于邊軍武將的防范心理極重,這件事根本不是秘密,當初段作章也曾說過大齊軍方四大勢力當中,京軍北衙和南衙升遷最易,然后才是靖州都督府,前景最差的便是淮州都督府。
從這個角度來看,宋云這句話倒也有些分量。
畢竟邊軍武將升遷很難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宋云見他已經明白過來,便感慨道:“校尉現在總該知道,這京城之行沒有你想象中那般順利,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最后很可能一無所獲。”
陸沉思忖片刻,緩緩道:“恕我不太理解,如果陛下想封賞我等,難道旁人還能阻止?”
宋云道:“不能阻止,但是可以讓賞格變得有名無實。”
“為何?”
“還是那句話,朝廷行事自有章程,反對的人總能拿出無可指摘的理由。陸校尉不知道京中的波詭云譎,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眼下有個機會擺在你面前,校尉如果視而不見未免不智。”
“宋兄之意,我應該去見一見那位李三公子?”
“自然要見!”
宋云臉上綻放開笑容,繼而篤定地說道:“如果校尉你能得到三公子的認可,只要他在相爺面前為你美言幾句,滿朝公卿對你的質疑就會減弱幾分。陛下本就有提拔你的意愿,再加上李相爺的支持,高官厚祿自然是唾手可得。”
他微微一頓,似笑非笑地說道:“校尉肯定也不想,自己在邊疆奮勇死戰最后卻白跑一趟,只得了幾句贊譽就灰溜溜地回去吧?”
陸沉眼底深處飄過一抹冷意,面上古井不波地說道:“多謝宋兄不吝指點。”
宋云大氣地說道:“在下只是負責傳話,校尉真正該謝的人是——”
“不過,我仔細想了想。”
陸沉干脆利落地截斷他的話頭,然后平靜地說道:“還請宋兄代我向李三公子致歉,在陛下召見之前,我不能擅自離府參與聚會。”
宋云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