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齊而言,沙州七部不同于衡江北邊的敵人,在處理這個位于西陲邊境的憂患時必須慎之又慎。
李端搖頭道:“朕并不是很擔心,偽燕和景朝想要借道云嶺,光有沙州七部的同意還不行。你看,云嶺南部包括飛鳥關屬于沙州七部,北線卻非偽燕所有,而是屬于代國。”
陸沉豁然開朗。
借助這幅非常詳細的巨型地圖,陸沉對當今大爭之世的格局能夠看得很清楚。
齊國西邊是沙州七部,從七部掌控的地盤往北而行,穿過茫茫崇山峻嶺抵達的地區并非北燕,而是位于北燕西北部的代國。
換而言之,在這片大陸的西方,云嶺之南是沙州七部,北邊則是由高陽族建立的代國。
陸沉沉穩地說道:“陛下之意,代國絕對不會聽從偽燕乃至于景朝的命令。”
這時候他忽然想起一件往事,當日在西柳巷殺死刺客的匕首是林溪所贈,她曾經說過這柄匕首乃是代國一名富商送給林頡的謝禮。
代國地處遙遠的西北邊陲,仿佛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陸沉對其的了解十分有限。
李端頷首道:“先帝朝元康七年,北方三國聯軍突破涇河防線,直逼河洛城下。在那場戰事中,沙州七部的八千土兵殞命燕子嶺,讓大齊和沙州七部維系上百年的關系毀于一旦。先帝……割讓北方數座重鎮才讓三國聯軍撤退。然而在他們返回的途中,景朝鐵騎突襲趙國和代國,重創趙國宗室子弟率領的鐵甲軍,一戰打垮趙國的軍事力量,從此讓趙國變成景朝的附庸。”
陸沉曾聽陸通說過這段往事,目光不由得望向地圖。
北燕以北,代國、趙國和景朝從西到東一字排開。
他逐漸領悟到天子的用意,緩緩道:“因為那件往事,代國不會再信任景朝,所以云嶺北段不可能讓給燕景大軍。”
“種因得果,當年的恩怨造就如今的局勢,這也是朕希望你能明白的道理。”
李端站在地圖旁邊,平靜地說道:“對于大齊而言,偽燕和景朝是最大的敵人,而且在此番北疆戰事獲勝后,景朝已經開始插手偽燕的朝堂格局。像陳景堂這種偽燕老臣被罷官去職,換上來的新銳大臣基本都是景朝的擁躉。”
陸沉微微皺眉。
李端繼續說道:“朕毫不懷疑,景朝對偽燕朝廷的掌控和滲透已經達到令人心驚的程度。或許在不算遙遠的將來,偽燕會直接撤銷朝廷完全納入景朝的疆域,朕早已做好收到這份奏報的心理準備。”
十三年前河洛失陷,景朝雖然在軍事實力上獨步天下,但是在治理上存在很大的缺陷,關鍵便是沒有足夠的官員,因此新帝登基之后及時調整策略。一方面扶持北地門閥世族建立燕朝,最大限度地削弱各地百姓反抗的意志,另一方面在這十三年里培養官員和擁躉,逐步將他們推上北燕朝堂的高層。
這種潛移默化的轉變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定力,雖然費時費力卻有更好的效果,因為景朝并非是扶持一個傀儡朝廷便不管不顧,反而利用燕朝這個殼子來持續壯大自身的實力。
陸沉心中涌起一陣寒意,他曾聽蕭望之說起過景朝皇帝雄才大略,又有慶聿恭這等名將輔佐,他的野心絕非江北之地,而是要一統天下令四海臣服。
從現在的局勢來看,對方的目的在一步步達成,留給齊朝的時間越來越少。
等到景朝徹底消化江北大地,培養出足夠多的賢能之臣,再加上厲兵秣馬的景廉族勇士,衡江天塹能否擋得住對方的雷霆一擊?
到那個時候,靖州和淮州必然首當其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