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永嘉城的忻州、賀州、撫州與筠州商貿發達,又有極其肥沃的大片平原,再加上永嘉距離出海口不算遠,繁華程度絲毫不輸舊都河洛。
在這座千年雄城的東南角,有一片玄青色的建筑,外表看起來平平無奇,卻彌漫著令人畏懼的肅穆氛圍。
此處便是大名鼎鼎的織經司官衙。
午后,一輛普通的馬車經由側門進入官衙,在二門外停下。
十余名沉穩內斂、身穿織經司制式官服的男子等候在此。
一位中年男子走下馬車,其人身材中等,目似深湖,一縷短須。
他便是織經司提舉秦正,當今天子極為信任的股肱之臣。
下屬們上前行禮,然后按照這位提舉大人的習慣,依次稟報較為重要的事項。
秦正邊走邊聽,一應回復皆是言簡意賅,最多不過兩三句話。
等他來到一座院落門外時,日常事務已經處理完畢,下屬們則面帶敬意地告退。
這座院落內部布局頗為緊湊,分成大大小小七八個區域,看似略顯逼仄和擁擠,卻是織經司最重要的所在。
此處作為織經司情報歸檔和分析的值房,一直處于極其嚴密的保護中,連一只飛鳥經過都無法避開那些暗哨的視線。
秦正屏退隨從,走進東邊一間屋內,繞過屏風來到里間,便見一名年輕男子伏案桌前,高高摞起的卷宗幾乎將他的身體悉數擋住。
旁邊幾名丫鬟連忙行禮,男子抬起頭來,屋內柔和的光線映照在他臉上,襯出他略顯蒼白的臉色。
他起身行禮道:“見過舅舅。”
秦正走到近前,看了一眼他的面龐,微微皺眉道:“勞神過度,這可不是好事。”
年輕男子名叫羊靜玄,其父是東郡羊氏的偏支子弟,其母便是秦正唯一的親妹妹。
十多年前他的父母先后病逝,秦正便將他接到永嘉,延請西席教他讀書寫字,后來又將他送到永嘉城郊聞名于世的風雅學宮求學。
他想盡力彌補這個命運坎坷的外甥,羊靜玄亦沒有讓他失望,在風雅學宮那幾年贏得一眾大儒的交口稱贊。
兩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羊靜玄展露他在情報分析方面的天分,后來便堅持想要加入織經司。
秦正拗他不過,最終只能允準他的請求。又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便讓他負責整理江北的情報以及細作資料——這也是秦正最在意的部分。
聽到親舅舅滿是關切的語調,羊靜玄愧然道:“多謝舅舅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