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慶聿懷瑾摸摸兒子的額頭,又朝不遠處的耶律懷微微一笑。
望著慶聿塵跟隨耶律懷離去的背影,時年二十九歲的慶聿懷瑾眼神變得很溫柔。
她在一群宮女的簇擁中來到偏殿,這里有一位衣著簡樸、雙眼精光內(nèi)蘊的中年男人。
見到大景女帝駕臨,中年男人拱手一禮道:“大秦西域觀訪使蘇云青,見過景國皇帝陛下。”
“賜座。”
慶聿懷瑾語調(diào)淡然,待蘇云青落座之后,似笑非笑地說道:“觀訪使?都說陸沉顧念舊情,在朕看來也不過如此嘛。若朕沒有記錯的話,蘇大人很多年前便已投效于他,不說功勞總有苦勞,即便不能執(zhí)掌織經(jīng)司,也該給你一個富貴清閑的職位,怎能把你打發(fā)到這種苦寒之地呢?”
蘇云青從容道:“陛下說笑了,其實外臣覺得這樁差事很不錯。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能夠一覽這世間不同的風(fēng)光,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是嗎?”
慶聿懷瑾悠然道:“在朕看來,多半是蘇大人和前朝李氏皇族余孽牽扯不清,雖然沒有做出背叛大秦天子的舉動,但終究會在他心里扎根刺。囿于過往的情義再加上你的功勞,他實在不忍心動手殺你,又不想你們這些織經(jīng)司的精銳繼續(xù)留在大秦成為隱患,便只好將你們打發(fā)到這里來。一者他可以高枕無憂,二者也能靠著你們監(jiān)視這邊的情況。”
蘇云青笑而不語,心里難免會有幾分訝異,看來這些年的曲折坎坷確實磨礪人,當初還很稚嫩的景國郡主如今已能洞悉人心。
慶聿懷瑾見狀便笑道:“否則朕怎么都想不明白,你這一把年紀為何會出現(xiàn)在距離秦國數(shù)千里的極西之地。”
至此,蘇云青拱手道:“陛下明見萬里,外臣敬佩。”
“敬佩就不必了。”
慶聿懷瑾直視著蘇云青的雙眼,緩緩道:“朕與你雖是初見,當年卻沒少聽說過你的名字,王師道對你和秦正可謂怨念頗深,可見你絕對不是普通人。此番你被王師道的手下發(fā)現(xiàn)蹤跡,想來是你有意為之?說吧,你為何要冒著風(fēng)險來見朕。”
她在幾天前收到王師道的密報,密探們在相距數(shù)十里外的鼓山城發(fā)現(xiàn)一個身份神秘的齊人,緊接著對方就自報家門。
王師道不敢擅自做主,連忙稟報給慶聿懷瑾,于是蘇云青就被帶來都城,有了今日這場會面。
慶聿懷瑾當然相信她的心腹們,但她不認為蘇云青這種人物會如此輕易地暴露,對方必然是主動求見。
蘇云青不慌不忙地說道:“回陛下,外臣是奉我朝陛下之命前來。”
即便已經(jīng)隱約猜到這個答案,此刻慶聿懷瑾心里仍舊一顫,面上古井不波地問道:“哦?他讓你來做什么?”
蘇云青答道:“我朝陛下想知道這里的近況,同時讓外臣送來書信一封。”
他伸手從袖中取出一個火漆完好的信封,殿內(nèi)的景廉族高手們瞬間便有了反應(yīng),冷峻的目光匯聚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