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此策確實高明,只是細節上還有許多雕琢的地方。”
景帝終于拿回話題的主動權,環視眾人說道:“你們接下來除了練兵,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完善這套連環計。從前期的強攻、中期的布局到后面的收官,以及敵我軍力的詳細分析,包括在正面戰場上如何防備陸沉展現過的手段,你們要盡快考慮周全,在一個月之內呈上奏章。朕會參考你們的意見,最終形成此戰的策略。”
所有景廉貴族都站起身來,齊聲道:“臣領旨。”
“都下去罷。”
景帝干脆利落地下達逐客令,又道:“郡王留下。”
眾人行禮告退,離去的時候不約而同地看了一眼慶聿恭沉穩的背影。
“坐下說話。”
景帝的右手輕輕敲著桌面,良久之后才問道:“在郡王看來,軍中諸將何人可為伐齊先鋒?”
雖然這幾年景軍在面對齊軍的時候屢屢吃癟,折損了不少大將,但景帝還沒有到無人可用的地步,相反軍中悍將數不勝數,這是大景三十余年頻繁用兵積攢的底蘊。
慶聿恭心中微動,謹慎地答道:“回陛下,臣認為固新將軍足以勝任先鋒一職。”
固新乃是忠義軍八位大祥隱之一,麾下有一萬精銳騎兵,如今正在從西北邊境返回大都的途中。
他和蒲察一樣,都是景帝夾帶中的人,性情勇猛悍不畏死。
景帝搖頭道:“固新有勇無謀,首戰若是用他,很可能被陸沉反將一軍。”
慶聿恭快速思索起來。
除了固新之外,他心里還有幾個合適的人選,不過還沒等他做出決斷,景帝忽地問道:“滅骨地如何?”
慶聿恭垂下眼簾,冷靜地說道:“滅骨地有耐心知進退,既可為先鋒沖殺,亦能為大軍壓陣,臣對此無異議。”
誰不知道滅骨地是他的左膀右臂,他無法親自出面的時候,一直都是由滅骨地統領夏山軍。
景帝頷首道:“朕知道他對你十分信任,等大戰方略確定之后,你親自去找滅骨地分說清楚,讓他明白自身的職責。”
慶聿恭應道:“臣遵旨。”
景帝正要開口,太子烏巖親自端著托盤走進上書房,他身后還跟著幾名太醫。
及至近前,烏巖小心翼翼地說道:“父皇,該用藥了。”
慶聿恭注意到天子的眉頭皺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