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彥自嘲一笑,繼而道:“我這輩子都在縫縫補補,什么都不愿放棄,終究還不如陸沉這個年輕晚輩看得透徹。原本以為江南門閥魁首、大齊宰相的地位就可以讓你的大伯滿足,所以明知他暗中做過不少事情,我仍然沒有下定決心,只是時不時敲打他一番,卻沒想到他早已不是當年的李適之,又怎會將我放在眼里?”
李公緒默然。
他能感受到祖父此刻的心情,既有恨鐵不成鋼的憤怒,也有哀莫大于心死的蕭索。
這對于一位操勞一生、年近古稀的老人來說,顯然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
片刻過后,他鼓起勇氣問道:“祖父,如果您什么都不做,局勢會如何變化?”
李道彥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緩緩道:“陸沉這幾天顯然是在等我的決定,否則邊軍騎兵不會這么老實。定北軍和飛羽軍已經快要到達忻州南境了,七星軍說不定早就潛藏在京城之內,若是連我都讓陸沉失望,恐怕最后會是血流漂杵,江南富庶之地生靈涂炭,宛若人間煉獄。”
李公緒遽然驚醒。
他終于明白為何前天夜里祖父會突然下令,大批高手以雷霆之勢出擊,將李適之布置在錦麟縣內外的眼線耳目一網打盡。
隨后李道彥便帶著他以及親信隨從趕來京城。
原來他的先生對于京城亂局早有準備,邊軍數萬精騎早已瞞天過海渡江南下。
正如李道彥所言,倘若連他都默許和支持李適之胡作非為,那么陸沉就不會再忍耐,他必然會帶著邊軍將士殺出一個朗朗乾坤。
李道彥怎會忍心看到那一幕?
即便陸沉沒有明確的請求,他也必須做出決斷。
車隊緩緩停了下來,李道彥起身向外走去,李公緒連忙出手攙扶。
走出馬車,高聳堅固的城墻就在眼前,李道彥隨即抬頭望去。
城墻之上,李朗高聲道:“是老相爺!速速打開城門!”
底下的將士們更不會有絲毫猶豫,哪怕宮里早已下令不許任何人進出,但是李道彥不一樣,他只是站在這里,所有禁軍將士便沒有阻止的勇氣。
李道彥微微頷首,再度回到車內。
車輪滾滾向前。
老人的心思已經飛向皇宮,他甚至可以推測出此刻宮內的局勢。
一如他的預料,端誠殿內劍拔弩張,氣氛緊張至極。
被五花大綁的后宮女官金巧蘭站在殿中央,在文武百官憤怒的逼視下,將她幾年前就被陸沉收買、后續如何贏得大行皇帝的信任、又如何受陸沉指使謀害天子的事情一五一十如實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