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平靜地對視著。
片刻過后,蘇云青悠然道:“我從未讓人將織經司的卷宗交給秦國公,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沈毅微微皺眉道:“蘇大人,你莫不是將其他人都當做傻子?現在已經查明京察風波里,那些官員的把柄是秦國公暗中派人泄露,而且織經司里剛好有對應的卷宗。誰不知道你和秦國公是故交,當初在淮州境內多次共事,光靠這一點就能定你一個內外勾連之罪。”
蘇云青望著這位曾經的下屬,從容道:“就算你真拿到了秦國公是幕后主使的證據,此事也和我無關,或許是秦國公自己來織經司拿到的卷宗。”
沈毅聞言生生被氣笑了,陰惻惻地說道:“蘇大人,您真是不撞南墻不回頭啊。”
“沈提點莫非忘了——”
蘇云青面無懼色,不疾不徐地說道:“建武十二年,織經司前任提舉秦正授陸沉干辦一職,時至今日都沒有取消,后來秦正遵從先帝旨意,將提舉玉牌贈予陸沉,他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以任何手段查閱織經司的卷宗,這塊玉牌同樣還在秦國公手中。”
沈毅怔住,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蘇云青的語調帶上了幾分鋒利之意:“我不清楚秦國公有沒有讓人插手京察風波,不過若僅僅是調閱織經司的卷宗,他的權限不在你我之下,有何稀奇呢?沈毅,你肆意構陷上官罪大惡極,就算能瞞得了一時也瞞不過一世,我勸你還是別浪費力氣了。若要屈打成招盡管動手便是,蘇某確實也想見識見識我們自家的手段。”
沈毅目光陰沉,沉默片刻后寒聲道:“看好他,明天日落之前,他必須要好好活著。”
“遵命!”
旁邊幾名心腹凜然應下。
沈毅隨即起身大步離去。
走出陰暗潮shi的牢房,感受著外面明媚的陽光,沈毅的心情卻有些壓抑。
稍稍平復心緒之后,他對一名心腹低聲道:“你去告訴李大人,蘇云青這邊很難進一步打開突破口。”
“是!”……
平康坊,尚書府。
聽完李錦山的轉述之后,李適之神情鎮定,對坐在對面的景慶山問道:“你有何看法?”
景慶山沉吟道:“兄長,蘇云青的反應屬于意料之中,此人的心性比秦正更為孤絕,這么短的時間里想要動搖其心志本就不太現實。從大局來考慮的話,其實蘇云青是否倒戈不太重要,只要太后明天將他和陸沉勾連的證據擺出來,再加上兄長的其他準備,足以讓絕大多數人相信陸沉有弒君的動機和能力,只不過……”
見他欲言又止,李適之示意李錦山退下,然后問道:“你有顧慮直說便是。”
景慶山點了點頭,緩緩道:“兄長難道不覺得,蘇云青表現得太從容了,從頭到尾沒有任何抵抗的意圖,而且陸沉這兩天也沒有異動,他從來不是那種坐以待斃的人,眼下明知大難臨頭卻如此平靜,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這世上哪有萬全之策。”
李適之端起茶盞飲了一口,繼而道:“其實我倒是希望陸沉動一動,而不是一直龜縮在國公府里。若是他走上暴力對抗這條路,我們反倒會省去很多麻煩。”
景慶山很快便反應過來。
眼下京中的局勢處于一個微妙的平衡點,各方勢力雖然在懷疑陸沉,但是在見到足夠的證據之前,他們不會輕易下定決心,這也是李適之和許太后必須要按照朝廷規矩行事的原因。
破壞容易,凝勢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