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簡短的對話后,慶聿恭神情凝重地匯入百官的隊伍,看起來是在為天子的傷勢擔憂。
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再去看慶聿懷瑾,更未詢問女兒為何會跟在御輦旁邊。
日頭西斜之時,雄偉的大都已然在望。
此刻群臣忽然看見,就在前方有一支騎兵接應,正是天子親軍忠義軍,大約有萬人左右。
他們讓開道路,等天子御輦過去,隨即便跟在后方繼續拱衛。
來到大都,眾人驚覺都城早已戒嚴,天子龍旗和效節軍的旗幟飄揚在城頭。
城門大開,守城將領策馬而出,親自引領御輦入城。
這一路行來,可謂固若金湯滴水不漏。
群臣不禁暗自感嘆,天子果然算盡人心,要是沒有那個中年書生杜為正以身殉道,恐怕今日之后,天子的威儀無人可以動搖半分。
城內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視線所及之處都是忠于天子的精銳甲士,一直到御輦進入皇宮,群臣才稍稍松了口氣。
慶聿恭望著跟隨御輦入宮的女兒,神色冷靜鎮定。
“父王。”
慶聿忠望來到旁邊,語調低沉,滿臉愧疚。
慶聿恭轉頭望了他一眼,淡然道:“懷瑾的選擇很正確而且很及時,但是你也不必愧疚,畢竟陛下待你平平,你若敢提出懷瑾那樣的請求,陛下必定殺你。”
慶聿忠望心中一凜。
慶聿恭轉身而行,輕聲道:“回府吧,陛下的傷很重,他暫時不會繼續逼迫我,懷瑾在宮中很安全。”
雖然還是有些不明白,慶聿忠望也只能低頭道:“是,父王。”
天子遇刺的消息并未掩蓋,翌日就傳遍全城,而且不是私下流傳的小道消息。
景帝直接明發圣旨,將南齊內奸蠱惑生事、又拼死行刺的過程曉喻萬民,其中部分細節沒有公開,但是圣體無礙、只需將養一段時間的結果讓大部分人都安定下來。
雖然不可避免會出現暗流涌動,至少明面上城內還能維持平和的狀態。
夜色降臨,皇宮后方,有一處偏僻冷清之地。
這里便是幽道。
一間簡陋的屋子里,桌上一燈如豆,四皇子海哥形容枯槁,怔怔地看著微弱的火苗,無視旁邊對他貼身看守的甲士。
忽然之間,房門被推開,緊接著數人拿著明燭走進來,瞬間讓房內的光線變得十分明亮。
四皇子依舊不為所動,但下一刻他就猛地轉過頭,看著出現在門口的輪椅,以及坐在輪椅上的中年男子,忙不迭起身跪下,惶然道:“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