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彥輕聲一嘆,繼而道:“前些天家中管事回報,他輾轉找到當初京城叛亂中一位將領的親信,此人當夜趁著混亂逃出京城,一口氣跑到盧州境內。根據此人口述,在叛亂爆發之前的某一天,他的將主私下與韓忠杰的次子見過一面。叛亂當夜,這員武將便負責看管大皇子。”
秦正目光微冷,他這里也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在徐徐清風之中,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漸漸勾勒出那場叛亂的全貌。
一邊是先帝想要請君入甕,另一邊是王晏和郭從義等人打算鋌而走險,還有不少人渾水摸魚,韓忠杰便是其中之一。
換句話說,若非韓忠杰在里面橫插一腳,大皇子未必會陷入那種必死之地。
秦正飲了一口香茗,緩緩道:“大殿下當夜被王妃的親弟弟嚴學錦誆騙出府,因而中了埋伏。嚴學錦已死,不過他身邊的一個親隨成了漏網之魚,我的人費盡手段找到他并且撬開他的嘴。據他交待,嚴學錦爛賭成性,早就被苑玉吉控制,所以才會配合王晏,置大殿下于死地?!?/p>
兩人對視一眼。
李道彥搖了搖頭,輕聲道:“你說,他為何要這樣做呢?”
秦正道:“當時李宗簡雖然徹底失去爭儲的希望,但是大殿下還在,他畢竟是皇家嫡長子。如果大殿下一直活著,對于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剛好王晏等人需要一個擋箭牌,天子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事后回想,大殿下的死對先帝來說打擊太大,加重了先帝的病情,這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p>
李道彥沉默片刻,一字字道:“你真能說服自己相信僅僅如此嗎?”
這一刻秦正的眼神鋒利如刀,卻又漸漸化作一片虛無,悲惘道:“又能如何?”
他們這仿佛打啞謎一般的對話直指一個血淋淋的真相。
已知大皇子的死和李宗本脫不開關系,他這樣做是出于穩固自己儲君身份的目的,然后間接加速先帝的死亡,但他真的只做了這件事嗎?
先帝的病,究竟和他有沒有關聯?
李道彥想弄清楚這個問題。
然而秦正的反問也很直白,如果真的查證此事,大齊將何去何從?
是讓生性狠毒sharen無數的李宗簡從階下囚變成大齊天子,還是讓年僅四歲的延寧郡王李道明登基?
且不說他們有沒有能力行廢立之事,關鍵在于廢掉李宗本,卻又讓誰繼位?
現今的大齊或許不算風雨飄搖,但也是內憂外患局勢艱難,李宗本縱然比不上先帝的一根毫毛,至少能維持住中樞和邊軍的現狀,至少能讓朝廷正常運轉。
所謂破而后立,前提是要有人能發揮出扛鼎之責。
這兩人一生中不知經歷過多少曲折坎坷,再困難也能冷靜應對,眼下卻不約而同地陷入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悲痛和沉郁。
秦正忽地說道:“除了老相爺和我的人手之外,還有一批人在暗中小心翼翼地調查當初的事情。”
聽到這句話,李道彥滄桑的眼神里泛起一抹欣慰的感傷。
雖然秦正沒有明言,老人心里已經冒出“陸沉”這個名字。
他抬眼望著上方,輕聲道:“陛下,你沒有看錯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