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忠杰暫領驍勇大營,張旭領武威大營,陳瀾鈺領金吾大營,三人皆是軍務大臣。
經過先帝的改制,如今京軍三大營各有三軍近四萬人,總兵力合計十二萬人,負責戍守京畿各地要沖。
京城則由禁軍四軍守衛,總兵力合計五萬人。
按理來說,文臣不得干涉軍務,縱宰相亦不例外,但是李道彥問得光明正大,陸沉也沒有顧左右而言他。
他坦然回道:“張、韓、陳三位皆是有能之將,久經考驗忠心可靠,有他們統領京軍護衛京師,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
“先帝的安排自然不會有錯?!?/p>
李道彥沉吟道:“將來等榮國公返京,軍事院以他為首,內有沈玉來,外有張旭、韓忠杰和陳瀾鈺,京城確實安穩無憂。不過老夫記得金吾大營的兩位都指揮使,葉繼堂和劉隱都是你從邊疆帶來的虎將,你打算如何安置他們?讓他們繼續留在京軍,還是再帶他們回邊疆?”
陸沉考慮過這個問題,當下不急不緩地問道:“老相爺覺得我應該怎么做?”
李道彥思忖片刻,緩緩道:“帶他們去定州吧?!?/p>
陸沉微微皺眉。
李道彥解釋道:“京城乃是世間
【臥榻之旁】
大景天德七年,六月。
雍丘大敗之后,景帝罷免南院元帥慶聿恭,命忠義軍副帥兀顏術統領南方各軍。
兀顏術戎馬半生用兵老道,然而依舊擋不住蕭望之親自指揮的定州攻勢。
景軍被迫撤出定州北部,堅守封丘八個月之久的定州飛云軍終于重見天日。
至此,齊景雙方的邊境線再度發生變化。
西起十萬大山北麓,中間以河洛城為核心,東邊到定風道和寶臺山外圍,景軍在這條兩千余里的漫長邊界上小心翼翼地駐防。
與此同時,景帝為了加強對江北各地的統治,在一部分燕臣的強烈請求之下,終于接受時年四歲的燕帝所上之降表。
燕國就此歸順景朝,疆土包含江北路、京畿地區、河南路與渭南路。
僅僅存在了十三年的燕國成為史書上的一個記號。
齊景南北對峙之局面就此形成。
景帝改河洛為陪都南京,設置南京路,轄地包括原燕國江北路和京畿地區,共七府四十八縣。
兀顏術任南京留守,掌管一應軍政大權。
雖說這個官職位高權重,但景朝內部無人爭搶,因為新設置的南京路注定成為對抗齊軍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