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的對手接連犯錯,大皇子因為無法忍受那種煎熬變得外寬內忌,逐漸失去了先帝的青睞,最后則被卷入京城叛亂英年早逝。
三皇子則因為慶豐街刺殺案徹底失去爭奪儲君之位的希望,于是他李宗本成為唯一的答案。
這世上有很多聰明人,李宗本并不認為自己稱得上最聰明,但他篤定自己是最懂得忍耐和因勢利導的那個人。
聽著耳畔不斷傳來的山呼聲,李宗本面色淡然地環視群臣,在文官班列某個位置稍作停留。
似乎感受到新君的注視,那位官員稍稍抬頭。
李宗本移開視線,仿若剛才只是他不經意間的停留。
大殿內安靜下來。
李宗本有些貪戀地望著百官伏首的場景,隨即清了清嗓子。
“眾位卿家,平身。”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
【圣眷】
今日這場大朝會從一開始就顯得極其莊重。
經由禮部官員夙夜興寐、翻遍尊謚相關各種典籍,兩位宰相全程參與,再由新君親自擬定,先帝的廟號和謚號終于得以確定,并在今日朝會上昭告天下。
大齊高宗明皇帝。
這短短七個字便是李宗本和滿朝公卿對李端勤勉一生的贊譽之詞,也是對這位南渡之君的蓋棺定論。
群臣思及先帝,不免黯然神傷。
那些清貴文臣們接二連三地出列,闡述這短短七個字蘊含的深意,以此來表達對先帝的崇敬與追思之情。
高宗乃是先帝的廟號,其含義不必贅述,“太高中世”從古至今便是尊號的典范。
明皇帝則是先帝的謚號,這對于帝王來說是極具褒揚之情的美謚。
武勛班列之中,陸沉安靜地聽著那些文臣侃侃而談。
他雖然沒有多少學問,這段時間倒也查過不少典籍,請教過薛南亭等人,對先帝謚號的含義并不陌生。
思慮果遠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賢致遠曰明。
獨見先識曰明;能揚仄陋曰明;察色見情曰明。
內治和理曰明;誠身自知曰明;守靜知常曰明。
懿行宣著曰明;智能晰理曰明;昭晰群性曰明。
大體而言,“明”之一字或許不能完全概況李端一生的功績,但是基本能證明他對大齊有再造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