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而言,齊軍現在已經占據優勢,還需要一把更猛烈的火。
陸沉的目光望向西邊的京營陣地。
這是他從一開始就預備下的那把火,只要三支靖州軍打開局面,劉守光就會率領京營將士跟上去,徹底攪亂景軍的陣型。
就在他將要發出帥令的時候,蕭望之忽然說道:“且慢。”
陸沉冷靜地說道:“蕭叔請說。”
蕭望之道:“京營暫時不要動。”
這是一個略微有些古怪的建議。
蕭望之從來不是那種猶豫不決的性情,既然他決定將指揮權交給陸沉,便不會在戰場上橫加干涉。實際上他也是這么做的,今天齊軍的所有命令皆出于陸沉之口,他從始至終都沒有插話。
面對陸沉依舊鎮定的目光,蕭望之解釋道:“慶聿恭的調整能力很強,現在他還沒有到走投無路的時候。”
如果京營不動,齊軍很難將優勢變為勝勢,但是陸沉沒有反對蕭望之的看法,因為他知道確如蕭望之所言,慶聿恭不至于就此認輸。
果不其然,但見前方狼煙滾滾,景軍騎兵再度出動。
這一次不再是先前烏林答所做的試探性襲擾。
兩支景軍鐵騎同時向前,烏林答領長勝軍騎兵從戰場東北邊疾馳而來,蒲察領忠義軍騎兵沿著戰場西南邊快速奔襲。
陸沉只略看了幾眼,就判斷出他們的目的地。
這兩支景軍騎兵顯然是要繞到齊軍大陣的后方!
陸沉立刻做出應對,厲冰雪率飛羽軍迎向忠義軍騎兵,李承恩和葉繼堂率定北軍迎向長勝軍騎兵。
下一刻,變故再起!
喧囂的戰場上,兩軍步卒陷入慘烈的廝殺,而兩軍合計數萬騎兵在外圍相互抗衡。
蒲察和烏林答依照慶聿恭的命令,意圖從齊軍大陣后方發起沖鋒,齊軍騎兵自然不會讓他們如愿。
便在這時,又有兩支騎兵從景軍大陣側后方出現,他們并非是要去支援蒲察和烏林答。
這兩支人數各有三四千的景軍騎兵前進的方向逐漸明確,乃是齊軍步卒大陣的兩邊側翼!
瞭望車上,陸沉臉色微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