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聿恭似是對他們的心思了如指掌,緩緩道:“先前我軍可以退,但是現在不能退。河洛動亂的消息不可能瞞過南齊將帥,畢竟這是他們的謀劃。此時我軍若退,不光雍丘守不住,整個沫陽路乃至京畿地區都會變成齊軍的目標,情況將一發不可收拾。諸位,現在我軍已經被逼到懸崖邊上,如果想逆轉局勢穩定人心,唯有主動求戰。”
眾將很快便理清楚其中關節。
肅立一旁的四皇子海哥看著慶聿恭鎮定的面容,心中不由得浮現敬佩之情。
慶聿恭起身道:“唯一的好消息是,齊軍眼下想退也難,他們同樣將自己架在了雍丘城外。爾等回去做好動員和鼓舞,本王隨時都可能會下令出戰?!?/p>
“末將遵令!”
眾人站起來躬身一禮,整齊應下。
【朝天闕】(九)
雍丘東南面遼闊的平原上,齊景十余萬大軍對壘相持。
這種態勢已經持續三天,任何一方都沒有輕率地發起進攻。
景軍在慶聿恭的指揮下,以最常見的三部式列陣,即前軍、輪轉軍、后備軍。
顧名思義,前軍負責正面迎敵廝殺,輪轉軍隨時都可以接替戰場,后備軍則不需要長時間維持臨戰狀態。
一旦戰場局勢發生變化,主帥可以將前軍撤回后方,輪轉軍隨即頂上去,后備軍順勢變成輪轉軍。這樣可以保證己方兵馬循環交替,理想情況下永遠都不會被敵人抓到破綻,一直能保持一支兵馬迎敵、一支兵馬待命、一支兵馬休整的合理狀態。
具體到景軍的陣型安排,前三天一直都是慶聿恭的嫡系夏山軍步卒擔任前軍,防城軍擔任輪轉軍,牢城軍作為后備軍。
長勝軍一萬騎兵一分為二,在戰場左右兩翼游弋。
其余兵馬都留守后方。
相較于景軍以夏山軍打頭陣的強勢姿態,齊軍前三天的應對可謂保守至極。
以榮國公蕭望之的帥旗為核心,齊軍四萬余人列出防御極其堅固的魚鱗陣。
景軍先鋒有過幾次試探性的進攻,然而齊軍不為所動,沉穩如山。
最終兩邊依舊是收兵罷戰。
“以靜制動,這倒是蕭望之一貫的風格?!?/p>
慶聿恭緩步而行,語調淡然。
跟在旁邊的四皇子卻沒辦法像他這樣冷靜。
河洛之亂的影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深遠,眼下靠著一個身受重傷的王師道和景軍鐵騎勉強控制局面,即便慶聿恭讓慶聿懷瑾回去主持大局,短期內也無法讓燕國朝廷恢復正常運轉。
簡而言之,景軍主力最多只能停留一個月左右,到時必須要撤回北邊。
齊軍應該就是在等這個機會。
一念及此,四皇子憂心忡忡地說道:“王爺,倘若齊軍一直避戰,如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