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他應該以軍職稱呼,但他做過厲天潤的親兵,習慣了用這種叫法稱呼厲冰雪。
陸沉順勢望去,只見三千騎兵趕到城外戰場,為首之人騎著那匹極有特色的白馬,單手提著一桿馬槊。
踏云趕月,率軍沖去。
【于無聲處】
三千騎兵并未對景軍造成太大的威脅。
雖然景軍今天只攻翠亭北城,術不列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將,并不會忽略對周遭情況的關注,一早就灑出去不少游騎斥候。
齊軍騎兵在翠亭東南面出現的時候,沒過多久術不列就知道了這個消息,景軍當即有序回撤,在城外就地結成攻守兼備的衡軛陣。
不同于陀滿烏魯在石泉城外的窘迫和無奈,術不列顯然已經做好充分的應對。
齊軍騎兵前往中線馳援雍丘,他肯定不能錯過這個機會,順勢突破東線也好,讓齊軍騎兵首尾難顧也罷,他必須要做出南下的姿態。但是陀滿烏魯在石泉城外的大敗給他提了一個醒,對面的齊軍將領不是善茬,難保不會故技重施。
因此,在得知對方一支騎兵出現的那一刻,術不列反倒松了口氣。
他對麾下的部屬有著充分的信任,在陣型穩固的前提下,莫說眼前那兩三千騎兵,就算人數再多一倍也難以撼動步卒大陣。
事實亦如他預料的那般。
飛羽軍三千騎兵在厲冰雪的親自率領下,從西面肋部逼近景軍大陣,迎接他們的是層次分明又犀利的反擊。
景軍以槍盾兵組成外圍遮擋,里面安排強弓手和勁弩手,只要飛羽騎兵靠近便還以顏色。
戰場邊緣飛塵滾滾。
飛羽騎兵憑借高機動性,倒是可以避開景軍步卒的弓弩,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根本沒有辦法找到對方陣型的弱點。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景軍這場攻城戰將以互不相逼收尾,術不列雖然沒有取得戰果,但也通過這一戰明確告知齊軍,他不會坐視齊軍主力離開東線,一旦齊軍這樣做,他就會率領景軍長驅直入。
就在這時,一名親兵詫異地說道:“大祥隱,翠亭北門開了!”
術不列微微一怔,旋即快步登上瞭望車,望向南方的翠亭城。
此時景軍陣地已經回縮到城外百丈之外,擺明了要以龜縮姿態耗盡齊軍騎兵的馬力,到時候便可從容撤退。
今日攻不下就明日再來,主動權在他們手中,翠亭守軍乃至東線齊軍必須承受這種沒有盡頭的壓力。
然而翠亭北門一開,局勢仿佛豁然開朗。
一隊隊刀盾兵魚貫而出,朝東西兩面擺開陣型,長槍兵和強弓手緊隨其后。
數十騎策馬而出,一桿大旗背城而立。
上書盈澤軍三個大字。
因為距離較遠,術不列看不清那幾十名騎士的面孔,從常理判斷應該是盈澤軍都指揮使皇甫遇及其親隨。
守軍這個動靜讓術不列頗為不解。
依照他對齊軍東線部屬的了解,盈澤軍的兵力分散在翠亭、石泉和莒縣三地,翠亭城里的守軍頂多只有四千人,守城自然沒有問題,出城主動尋求決戰是很愚蠢的舉動。
就算加上那支飛羽騎兵也不行,因為城外的景軍足有一萬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