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之時,在距離陳王府不算很遠的建王府,三皇子獨坐風亭之畔,望著一池清水波光粼粼,手中握著一根魚竿。
一名心腹快步走來,俯身在三皇子身邊說了一句話。
“這條魚真蠢。”
三皇子抬起魚竿,唇邊露出一抹滿含嘲諷的笑意。
【龍共虎】
景朝,大都北郊,皇家獵場。
每年六月二十五日是景廉人的中和節,是景廉族除了年節和盛元節之外最重要的節日。
連續三天,大都城內都是歡慶的海洋,官員休沐在家,百姓停止勞作,朝廷依照慣例向子民發放肉食和米面,大街小巷處處洋溢著喜樂的氛圍。
獵場東南部,一群衣著華貴滿身配飾的景廉貴族男子,正在進行名為“射柳”的傳統活動。
所謂射柳,是指在平地兩邊各栽插一行柳樹,參加射柳的人按照尊卑排定次序,然后各選一條距地數寸的柳枝,削去一部分柳枝上的青色樹皮,再系上自己的手帕作為標識。
射柳開始后,先由一人馳馬在前作為前導,參與的人馳馬在后跟隨,然后用沒有裝尾羽的箭射自己選定的柳樹枝,每人限定三支箭,其他人則敲鼓吶喊以助聲威。
參與者射斷自己的柳枝后,趁其未落地飛馬趕到,用手接住落下來的柳枝,而且斷處剛好是在削皮的地方,是為上等。雖射斷柳枝但接不住它,是為次等。其余情況皆判定為輸家。
射柳極其考驗參與者的眼力和騎射之術,對于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景廉貴族來說,這是彰顯他們個人實力的手段之一,因此極受年輕男子的歡迎。
更何況今日皇帝陛下親臨,他正和一群景廉貴族在不遠處的涼棚中飲宴。
雖說景帝未必能時刻關注到射柳場上的動靜,但是最后的結果肯定會呈報上去,場上這些年輕人自然個個奮勇爭先,連皇子們都不甘落后。
一片喧雜喊叫之中,一名身量高挑窈窕有致的女子站在距離那群年輕男子稍遠的地方,面色平靜地看著場上的駿馬飛馳。
曾幾何時,她和大多數景廉女子一樣,覺得這些弓馬嫻熟的同族男子頗為勇武,無論是否符合她心中的標準,至少要遠遠強過南邊那些膽怯畏縮的腐儒。
然而現在再看場上那些矯健的身姿,她總會情不自禁地與那個帶給她屈辱的南齊武勛相比。
自從她回到大都之后,沒人會明知故犯地在她面前提起陸沉的名字,可是那個人的面龐和聲音總會悄然之間出現在她的腦海里。
這是一種很復雜的情緒。
陸沉施加給她的恥辱,用她的安危要挾景朝,進而讓她的父親在朝堂上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她一日不敢或忘。
可是在河洛城被俘的那段時間,陸沉對她還算尊重,沒有讓她蒙受俘虜真正的待遇。
作為一個見證了景朝崛起的貴胄女子,她當然知道戰場上的俘虜尤其是女子會有怎樣凄慘的下場,這也是那天在河洛皇宮外面她一心求死的原因。
她知道陸沉這樣做和她本人的關系不大,主要是出于從景朝攫取好處的考慮,同時還想離間慶聿氏和景朝皇族的關系。
可是……
慶聿懷瑾望著射柳場上的動靜,忽然覺得意興闌珊。
若非父王堅持要帶她來,她寧愿留在家中思量如何對付南邊的敵人。
便在這時,射柳場上響起一陣更加熱烈的歡呼聲,只見一位年輕皇子策馬疾馳,于高速行進之中張弓搭箭,只一箭便射落柳條。
在柳條落地之前,年輕皇子拍馬趕到,從容不迫地撿起,然后朝眾人揮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