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朔方明面皮一緊,連忙對慶聿忠望說道:“小王爺,末將并無此意。”
慶聿忠望擺擺手,緩緩道:“拋開我妹妹的安全不提,陸沉此舉更像是一個誘餌。他特意點明一個月的時間,顯然是希望我們在這段時間去嘗試奪回河洛。問題在于,淮州軍不會傻乎乎地待在城里等我們去進攻,我軍目前的兵力難以支撐長時間的強攻。倘若事有不諧,我部和謀良虎之部極有可能命喪于河洛城下。”
眾將心中一震。
慶聿忠望環視一圈,又道:“莫要忘了,在我軍趕回河洛的同時,蕭望之也已完成對東陽路的全面占領,他有余力調兵遣將。如果我沒有猜錯,此刻淮州鎮北軍正在趕往河洛的路上,或許還不止這一支精銳。”
樓朔方明額頭上泛起細密的汗珠,愧然道:“小王爺明見,末將想得太簡單了。”
慶聿忠望自嘲一笑,搖頭道:“哪有什么明見,不過是被南邊這幾個人坑得慘了,杯弓蛇影而已。”
他此言貶低自己,堂內眾將卻不好迎合,不過慶聿忠望此刻還能保持冷靜,這讓他們心里安定不少。
徹木吉便岔開話題問道:“小王爺,接下來我軍該如何行動?”
慶聿忠望掃了一眼手中的信紙,淡淡道:“既然陸沉用懷瑾的安全提出要求,那么我軍便暫時撤回河南路境內,另外通知謀良虎,讓他帶兵撤往江北路,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眾將應下。
慶聿忠望又道:“這段時間各部斥候要加緊對河洛方向的探查,我要知道陸沉和淮州軍的詳細動靜。今晚休整一夜,明日北返。”
“遵令!”
眾將起身響應,旋即行禮告退。
堂內漸漸安靜下來。
慶聿忠望將慶聿懷瑾的親筆信折迭收好,然后放進衣服的夾層之內。
時至今日,他已經有了一種很清晰的感覺,大景和南齊之間的形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南齊不再是孱弱而又卑微的偏安一隅,相反通過淮、靖兩地邊軍的卓越表現,這個險些在十五年前滅亡的百年王朝終于緩過勁來,憑借傳承百五十年的底蘊再次嶄露鋒芒。
對于大景而言這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慶聿忠望緩緩攥緊雙拳,眼中泛起冷厲的火焰。
【龍蛇起陸】
東陽路,汝陰城。
隨著慶聿忠望領軍撤退,徹底宣告景朝放棄此地,淮州軍收復故土的進展變得極其順利。
當康延孝帶著泰興軍北上定風道,與七星軍匯合之后就地打造北部防線,蕭望之的主要精力便放在東陽路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