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聿忠望定定地望著他,直將這位作戰(zhàn)勇猛的武將看得心里發(fā)毛。
“小王爺,莫非是……”
“你即刻通知麾下部屬做好兩手準備,明日要么隨我軍主力殺往汝陰,要么立刻往北撤退,我會派人通知你具體軍令。”
慶聿忠望直截了當打斷他的話,同時往外走去,留下蒲陸渾怔怔地站著。
次日清早,三千余騎從羅山縣城出發(fā),在慶聿忠望的率領下往南而去,剩下一萬騎兵和三千步卒依然留在城內(nèi)。
午后,待接近汝陰城十五里之內(nèi),景軍騎兵便發(fā)現(xiàn)了淮州軍的騎兵斥候。
慶聿忠望沒有派人去追殺那些瘋狂南奔的淮州軍騎兵,反而依舊不緊不慢地前行,只是格外地小心,盡量避開視線存在遮蔽的地帶,只沿著開闊地前行。
等他望見汝陰城的輪廓時,那邊仿佛一場大戰(zhàn)剛剛落幕,淮州軍各部已經(jīng)返回營地。
注意到這支景軍騎兵的出現(xiàn),淮州軍立刻嚴陣以待,而城頭上的燕軍則爆發(fā)出震天的歡呼聲,似乎是在迎接援兵的到來。
距城兩里地,慶聿忠望策馬駐足于一個安全的位置,抬頭眺望著汝陰城的北面城墻。
他身側(cè)則是三千余名剽悍騎兵。
城墻上人頭攢動,雜亂的聲音相繼出來,無非是表達對援兵到來的喜悅之情。
一群將官熱切地朝慶聿忠望揮手,緊接著便有一員大將在一群人的簇擁中來到城樓下,似乎就是東陽路大將軍李守振。
景軍騎兵沒有任何回應,慶聿忠望只是目光冰冷地望著對面。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見景軍騎兵似乎沒有入城的打算,城頭上也漸漸安靜下來。
良久過后,慶聿忠望雄渾的聲音響徹四野。
“淮州蕭都督可在?本人慶聿忠望,欲請一見!”
城上城下一片死寂。
慶聿忠望死死地盯著城樓附近,直到那個疑似李守振的大將軍退下去,另外一位身著燕軍甲胄的男子出現(xiàn)。
一道悠揚的聲音遠遠傳來。
“小王爺跋山涉水,千里突襲,何不入城一敘?”
這是尉遲歸的聲音,畢竟相距較遠,蕭望之無法催動內(nèi)勁。
慶聿忠望并不在意說話的人是不是蕭望之,因為這句話已經(jīng)明白無誤地告訴他,汝陰城已經(jīng)落入淮州軍之手,城里城外皆是蕭望之布置的偽裝。
“蕭都督好手段,數(shù)日便攻克汝陰,我十分欽佩。”
“小王爺謬贊,終究比不得你一眼看穿此間真相,可謂頗有乃父之風。”
這一刻慶聿忠望只覺面皮發(fā)燙,xiong中氣血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