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這么多年你嘴上就沒個把門的,大都督說了多少次你也不聽。”
段作章攔住他的絮叨,繼而微笑道:“說正事吧?!?/p>
帳內還有一人,此前一直神色淡然地看著這幾位大將閑聊,他便是織經司淮州檢校蘇云青。
這段時間為了遮蔽戰場信息,將北燕察事廳的探子和敵軍的斥候隔絕在共城以西,織經司可謂精銳齊出,連一只飛鳥都不曾放過。蘇云青更是帶著一眾心腹親自坐鎮于此,和李承恩率領的銳士營騎兵相互配合,讓敵軍從始至終只能看到一片迷霧。
談及正事,陸沉便對蘇云青說道:“有勞蘇大人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最新的情況?!?/p>
蘇云青微微頷首,不疾不徐地說道:“今天上午織經司又收到兩條軍情,其一是共城西邊四十余里的堯山關,昨日有大批景軍步卒進駐關內,人數約在五六千左右。他們之所以沒有直接來共城,我認為是不想給我軍半道擊之的機會?!?/p>
陸沉接話道:“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慶聿忠望有意放棄共城,將堯山關作為阻擋我軍繼續前進的據點?!?/p>
段作章道:“也就是說,共城外邊的三千景軍騎兵會繼續撤到堯山關附近?”
陸沉點頭道:“大抵如此,共城只是一座小縣城,城墻低矮且年久失修,慶聿忠望不會選擇此處死守。相反堯山關作為河洛城東邊最堅固的屏障,如今又得了數千景軍步卒的增援,關內總兵力接近萬人,又有三千騎兵側翼保護,于我們而言是一塊比較難啃的硬骨頭?!?/p>
宋世飛在前不久接到蕭望之的帥令,由蘇章統率的旬陽軍接替兩城防務,他則帶著飛云軍繞路來到銳士營和來安軍的身后。
蕭望之讓他一切聽從陸沉的調派,實際上他不太理解自己的任務,難道這攏共三萬多人真要一路攻城拔寨直達河洛?
此刻聽到陸沉的分析,他不禁開口問道:“陸兄弟,我們果真要兵臨河洛城下?”
陸沉淡淡一笑,道:“其實一開始我只是在試探慶聿忠望,同時打消他救援汝陰城的念頭,不過眼下看來局勢正朝著對我們有利的方向發展?!?/p>
宋世飛聽得一頭霧水,不由得向段作章投去求助的眼神。
人各有所長,蕭望之麾下一眾虎將亦如是,像宋世飛久經沙場,最擅長攻堅硬仗,他一手操練出來的飛云軍單論兇悍程度,在淮州各軍之內可以排到見狀便說道:“陸兄弟的意思是,慶聿忠望仍然不肯放棄東陽路,否則他若是死守河洛,我們還真拿他沒辦法?!?/p>
陸沉點頭道:“是,他如果龜縮不出,我們就只能撤軍返回,協助大都督收復東陽路全境?!?/p>
宋世飛愈發不解,問道:“難道慶聿忠望派出數千步卒駐防堯山關,便是為了下一步與我軍正面交戰?”
陸沉沒有賣關子,解釋道:“宋大哥,其實這是一個猜謎的游戲。在慶聿忠望的視角看來,銳士營和來安軍長途深入,身后必然有大量援軍。他在不確定我軍實際兵力的前提下,肯定不會重蹈雷澤之戰的覆轍,所以才會派兵死守堯山關,避免我軍真的沖到河洛城下??墒撬植桓市膶|陽路拱手相讓,所以他故意放棄清流關、饒陽和共城,為的就是吸引我們這支偏師繼續深入,從而和大都督率領的主力距離越來越遠。”
宋世飛恍然道:“我明白了,他認為我軍是想打一個伏擊戰,所以必然要保證足夠多的兵力,如此一來大都督那邊實力會有所削弱,他就有了可乘之機。一旦他真能出現在汝陰城外,我們肯定無法及時回援。”
陸沉微笑道:“對,任何陰謀詭計落于實處都會有破綻,沒人能做到天衣無縫?!?/p>
宋世飛又問道:“可是他如何做到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汝陰城外?”
“常理而言,景軍想從河洛城趕到東陽路,最便捷的路線自然是我們目前占據的這條官道,其次則是從西南邊的藤縣出發穿過雷澤平原,然后從寧陵城附近轉道東北方向。這兩條路似乎都不妥當,直到蘇大人帶來另外一條緊急軍情?!?/p>
陸沉神色從容地看向蘇云青,后者便接話道:“諸位,大都督派人傳信,駐守在東陽路北端封丘一線的五千景軍分出三千人,近日已經南下,在汝陰城北邊的羅山縣停步,和我軍主力維持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
宋世飛微微皺眉道:“慶聿忠望此舉何意?”
陸沉不慌不忙地說道:“敵軍若是沒有任何動靜,我們肯定無法判斷他的戰略意圖,但是只要他動了,必然會有蛛絲馬跡。封丘一線的景軍是為了防守寶臺山里的七星軍,如今他們分兵南下,在我看來意圖比較明顯,那就是減輕汝陰城守軍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是為景軍主力的突擊創造條件。”
段作章沉吟道:“你是想說,慶聿忠望不會直接放棄汝陰城?”
“其實從得知慶聿忠望南下那一刻開始,我心里便有一種預感,他此番南下不會只是為了守住河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