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沉望著二皇子鄭重的神情,緩緩道:“話說某朝某代,具體年份已不可考,或為后人杜撰。這個王朝的開國皇帝有一個煩惱,他最出色的兒子不是太子?!?/p>
前世大唐玄武門之變的故事從陸沉口中娓娓道來,二皇子漸漸聽得入迷。
聽到陸沉說起李世民的赫赫戰功與果斷堅決,二皇子不由得端起酒盞。
美酒入喉,他眼中多了幾分異樣的光彩。
二皇子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無法和陸沉所說故事中的秦王相提并論,他最看重的不是秦王的一呼百應擁躉如云,而是秦王在最危險的時候毅然發起反抗的決心。
即便對面站著他的父皇和皇兄。
“最終,秦王憑借崇高的威望為自己贏得皇位,雖然他的確做下殺兄逼父的舉動,但是依靠他登基之后的種種壯舉,后世史書上給他的評價極高。”
陸沉觀察著二皇子的反應,淡然道:“殿下,臣的故事說完了。”
二皇子握著酒盞,緩緩道:“這個故事很精彩?!?/p>
薛素素不由自主地低下頭。
她心里泛起一種荒謬的感覺。
二皇子直白地表露爭儲之意就透著古怪的意味,沒想到陸沉不僅沒有對這個話題避而遠之,反而說了一個更加露骨的故事。
他想用這個故事告訴二皇子什么道理?
假如天子要立大皇子為太子,亦或是有意于三皇子,那么二皇子就應該操持一場大齊版本的“玄武門之變”?
問題在于,這種機密難道不應該反復試探無數次,最終確定彼此是一路人才能商議?
二皇子心里作何想法不得而知,他望著陸沉平靜的雙眼,沒有再對那個故事發表看法,只說道:“陸侯是行伍中人,肯定不喜歡拐彎抹角云山霧罩,因此本王今夜選擇開門見山,這是對你的尊重。倘若本王將來能夠達成心愿,陸侯必將是國之干城、軍中巨擘。大齊的軍隊必須交到陸侯這樣的人手中,才有機會徹底擊垮北方的景軍?!?/p>
這個承諾來得不算晚。
在二皇子看來,陸沉講的那個故事無疑是在告訴他,有些時候必須狠心決斷,猶豫不決只會錯失良機。
如果有邊軍的支持,此事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作為回報,二皇子很清楚陸沉在意的是什么——除軍權之外不做它想。
眼看一場密謀就將在薛素素不敢置信的感覺中達成,陸沉卻忽然搖頭道:“殿下誤會臣了?!?/p>
二皇子微微一怔。
陸沉道:“臣方才說的那個故事中,其實皇帝和皇子們都不是重點,臣真正想說的是那位衛國公。”
“衛國公?”
二皇子博聞強識,素有過目不忘之能,自然不會遺忘陸沉方才提過的衛國公李靖。
一念及此,二皇子臉上的笑容略顯勉強,問道:“陸侯此言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