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情鼎沸,聲浪滔滔。
大齊朝堂上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這種盛況。
彈劾陸沉的官員來自于朝廷各個衙門,牽扯面之廣前所未見,甚至連翰林院和國子監這種公認的清貴衙門都有人挺身而出,可見陸沉昨日抓捕官員的行為已經完全激起了眾怒。
他們扣在陸沉身上的罪名亦是五花八門,或攻訐其性情驕橫恣意妄為,或指責他濫用職權大肆株連,更有甚者渾水摸魚指控他身為實權武勛勾連皇子親王,疑有不臣之心。
這等陣勢莫說陸沉這個踏入京城官場沒多久的新人,就是六部尚書之類在朝堂上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官僚都會感到莫大的壓力。
可謂是眾矢之的。
以兵部尚書丁會為首,二十多位朝臣直挺挺地站在大殿中央,仿佛天子不將陸沉治罪他們便決不罷休。
正常來說,朝臣被彈劾都需要上折自辯,嚴重者還得暫停職務歸府自省。
眾人紛紛望向站在武勛第二排的陸沉,然而還沒等陸沉開口自辯,龍椅上的天子當先發話。
“好熱鬧。”
天子第一句話便讓很多重臣面色微變。
二十余名朝臣出面彈劾,這幾乎是能動搖國本的大事,在天子眼中居然只是“熱鬧”二字?
李端卻不覺得自己的用詞有什么問題,他冷漠地環視群臣,淡淡道:“眾位卿家對山陽侯的彈劾,朕已經知道了。在商談此事之前,朕想先說一說南安侯侯玉的案子?!?/p>
這顯然是不按常理出牌。
倘若李端受理這些朝臣的彈劾,即便他站在陸沉那邊,也會陷入百口莫辯的境地。
朝臣們論帶兵打仗拍馬都趕不上陸沉,可若是論及引經據典唇槍舌戰,天子就算渾身長滿嘴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朝廷畢竟是一個講理的地方,無論正理還是歪理。
然而李端根本沒有給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直截了當轉入另外一個話題。
兵部尚書丁會嘴唇翕動,他當然知道天子的用意,只是他沒有反駁的理由,畢竟天子只是要先解決侯玉案的問題,并非無視他們的彈劾。
其他大臣也明白這個道理。
李端環視殿內,放緩語氣道:“陸沉。”
陸沉出班應道:“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