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燕朝堂和軍中,他的名聲委實不算好,因為他的戰功并非是靠對戰外敵而來,基本都是憑著鎮壓境內反賊。
那些所謂的反賊,大多是活不下去的窮苦百姓,一般人或許會邊打邊招降,但李玄安卻喜歡將其殺得干干凈凈。
那些被他筑成京觀的人頭為他換來一路兵馬都總管的官職,卻也制約著他繼續向上攀登。
這次察事廳侍正王師道找上門,李玄安便迫不及待地應承下來,因為他已經受夠了被人冷眼的處境。
即便他知道詐降盤龍關會承擔很大的風險,但是富貴險中求,若不能斬獲大功改變他人的看法,自己如何能夠進入中樞?如何能夠獲得景朝那位都元帥的賞識?
一念及此,李玄安不厭其煩地對李固說道:“讓他們打起精神來,這次我等是歸降南齊,不能讓人瞧出破綻。在接到我的命令前,所有人不得有任何失態之處?!?/p>
李固肅然領命。
百余騎絲毫不顧惜坐騎的腳力,從出發到現在都沒有停下歇息,按照這個進度趕到南齊盤龍關,恐怕這些坐騎要休養一兩個月。
這也是李玄安算計中的一環,只有如此才能證明自己確實是突兀南逃,而非不緊不慢地逶迤南下,避免引起盤龍關主將裴邃的懷疑。
離開那處山谷,又穿過一座疏林,繼續往南前行二十多里后,眾人進入一片群山之間的谷地。
周遭皆是延綿起伏的山峰,一縷午后的陽光斜射而入,浸染在谷地上映出點點碎金。
剎那間,馬蹄聲如春日驚雷,于眾人耳畔炸響。
只見百余騎踏云趕月,從東南方向的出口涌入,隨即如洶涌的波浪一般快速逼近。
李玄安神情微變,抬起右臂,身后百余騎立刻做出警戒的態勢。
李固急切地說道:“將軍,按照與南邊寧理的約定,他會帶人在盤龍關以外三十余里處接應我等,現在距那里至少還有七八十里。”
李振眼中煞氣大作,寒聲道:“莫非是齊人出爾反爾故意設下陷阱?”
“莫慌?!?/p>
李玄安迅疾冷靜下來,因為除了對面百余騎之外,周圍并無其他異常。
且不說南齊有沒有必要這樣做,就算他們真想請君入甕,大可將這些人放進盤龍關再動手,沒有必要在北燕境內倉促行動。
及至兩邊距離縮短,自李玄安以下,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古怪。
來者絕對不是訓練有素的官軍,而是——
李振不可置信地道:“山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