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望之面帶微笑地看著他。
陸沉來到他身旁站定,低聲道:“昨夜戌時初刻便睡下了。”
蕭望之微微點頭,意味深長地說道:“看來是做好準備應對今日這場大朝會了。”
陸沉心神平靜,問道:“蕭叔覺得今天會出現意外的狀況?”
他們二人當然不是初次相見。
五天前陸沉在宮中和天子發生了一場不算激烈的爭執,他隨即用一天時間做了一些布置,然后在前日特地前往榮國公府拜望蕭望之。
他對蕭望之很信任,自然不會隱瞞和天子的爭執,所以蕭望之才會對今天的大朝會語含深意。
蕭望之與他并肩而立,微微抬頭望著巍峨莊嚴的皇宮,輕聲道:“不會那么平靜,但是應該不會沖著你,我們這位陛下至少還能做好表面功夫。”
從這句話便能看出,蕭望之對李宗本的不滿已經很明顯。
這世上或許有圣人,但絕無可能是一位指揮千軍萬馬sharen無數的名將。
入京之前,因為楊光遠冤死的緣故,蕭望之對朝廷無法給予太多的信任,先帝在時亦是如此,這是他和厲天潤最根本的區別。
入京之后,雖然名義上是國公之尊、領銜軍事院大權,實際上因為李宗本聯合張旭、韓忠杰、陳瀾鈺等人的排擠和架空,蕭望之的處境很是艱難,一直到考城大敗、陸沉都督江北三州軍權才有所好轉。
泥人尚有三分火氣,更何況是蕭望之這種戎馬一生的老將,只是為了顧全大局,他才將那些憋屈默默隱忍下來。
陸沉剛要接話,忽聽遠處傳來幾聲清亮的鞭響,緊接著厚重的宮門徐徐打開。
其時天光漸亮。
隨著奉儀御史的呼聲響起,文武百官依照位次走入皇宮。
武勛這邊以蕭望之為首,陸沉在其身后,然后依次是張旭、陳瀾鈺、李景達等人。
文臣則是以左相薛南亭為首,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李適之次之。
陸沉平靜地向左邊看去,目光落在李適之臉上,只見這位御前紅人目不斜視,儀容端正。
便在這時,左相薛南亭忽地轉過頭看了陸沉一眼。
這個眼神很復雜,很難用言語來形容。
陸沉略感錯愕,他雖然和薛南亭交情不深,但是有薛老神醫這層關系在,對這位左相的性情可謂十分了解。
緣何他能從薛南亭的眼中看到幾分愧疚?
他不及細思,薛南亭已經回過頭去,百官腳步不停,走向前方的端誠殿。
大樂奏起,天子駕臨,群臣行禮如儀。
一套程序過后,大殿重歸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