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飛的節堂設在燕子堡內,這里距離最前線的軍寨只有十五里左右,這也是他一貫的帶兵風格。
若非陸沉反復多次的叮囑,他甚至會常駐陣地最前沿,以此來鼓舞軍心士氣。
飛云軍滿編正兵一萬二千人,另有常備輔兵五千人,負責運送糧草和修繕加固寨堡的民夫七千余人,在方圓不到三十里的區域內堅守著六個錯落分布的寨堡,南邊就是高聳堅固的封丘城。
清晨,宋世飛像往常一樣練了一套刀法,又用冷水沖洗一番,剛剛披上衣服便有斥候來報。
“稟將軍,敵軍今天再度進犯九曲寨!”
宋世飛不慌不忙地穿好衣服,這樣的情報他已經聽過很多次,敵軍每次最后都只能退回去。
九曲寨位于定風道的南端出口處,扼守著敵軍南下的唯一咽喉要道,處于飛云軍整體防線的最前沿。寨內駐扎著精兵三千,糧草器械無數,而且隨時都可以得到飛云軍其他各部的支援。
守軍主將為掌團都尉林仕成,他是宋世飛一手帶出來的心腹將領,素來敢戰擅戰而且心思縝密,被宋世飛寄予厚望。
稍稍整理軍容,宋世飛從容地說道:“告訴林仕成,不要小瞧敵人,更不能主動出擊,我只要九曲寨安穩如山。”
斥候連忙應下,又道:“林都尉讓卑下稟報將軍,今天出現在寨外的敵人應該不是燕軍,而是景軍步卒主力。”
宋世飛手中的動作停下,轉頭看著斥候,微微皺眉道:“景軍主力?”
斥候道:“稟將軍,這是林都尉的判斷。”
宋世飛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
從目前定州邊境的整體態勢來看,景軍或許是不想在一開始就造成自身太大的傷亡。
雖然他們在北線定風道和西線清流關始終保持著大軍壓境的姿態,但是戰事的烈度較低,負責進攻的士卒大多是燕軍,景軍則在后方壓陣和督戰。
相較而言,靖州軍的處境就要艱難一些,因為靖州北線和燕國沫陽路接壤,戰線長逾數百里,而且這條線是從原來沫陽路的中間強行劃出來的分界,本身并沒有太多雄關要道,靖州軍只能依靠城池固守。
如此一來城池之間便會有大片空隙,這就給了景軍騎兵縱橫穿插深入靖州內部的機會。
一言以蔽之,在大齊邊軍發動北伐之前,靖州軍只需要防守衡江北岸以平陽城為核心的狹長地帶,兵力可以集中在一起。如今他們防守的區域擴大十倍以上,兵力卻沒有增加太多,自然無法顧及全局,難免會有疏漏和破綻。
這是景軍在發現難以攻破定州兩大門戶的前提下,轉而向靖州發起攻勢的根源。
只不過慶聿恭似乎不愿放棄定州這塊地盤,于是在南線面對靖州軍取得一定的優勢后,他又大手一揮開辟一處戰場。
兩萬景軍從藤縣出發,進入雷澤平原,直逼定州腹心之地。
宋世飛已經收到李景達的絕密命令,他要集結兵力吃掉這支敵軍,但是不會動用飛云軍和來安軍,這兩支兵馬依舊要駐守定風道和清流關。
這個決策沒有太大的問題,畢竟得到了蕭望之的同意,只是這意味著飛云軍和來安軍在短時間內沒有后援。
方才聽到斥候的稟報時,宋世飛下意識以為這是北邊的燕軍像往常一樣做做樣子。
直到斥候說出“景軍主力”這四個字。
宋世飛相信林仕成的判斷不會有錯,問題在于景軍主力出現的時機太過巧合。
在定州軍各部在西南雷澤平原扎好口袋的同時,之前一直沒有動靜的景軍主力就出現在定風道上。
若論心思細膩深諳兵法,宋世飛確實比不上裴邃和段作章等人,更遑論如今已經是天子近臣的陳瀾鈺,但他每逢戰事都親自上陣,在廝殺中養成一種近乎于本能的直覺,就像是野獸天然對未知的危險有著一定的預感能力。
短暫的沉思之后,宋世飛猛然高聲道:“來人!”
幾名親兵立刻走進堂內。
宋世飛果斷地說道:“傳令眾將,即刻領兵前往九曲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