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聚精會神地聽著。
陸沉看了一眼蕭望之,繼續說道:“在大都督密折請示陛下之后,我軍此戰的目標已然確定,其一是收復東陽路和沫陽路,其二是盡可能地重創燕軍主力。”
“好!”
泰興軍都指揮使康延孝拊掌怒贊,余者亦紛紛附和,每個人的眼神里都泛著熱切的光芒。
淮州軍臥薪嘗膽十余年,去歲又在正面接連擊潰燕軍,正是士氣高昂之際,這些大將自然也想更進一步。
從軍不止是為保境安民,更要建功立業封候拜將,這才是每一個軍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在這個基礎,北伐之戰將分為三個階段。”
陸沉氣定神閑,轉身指著地圖上淮州北面的兩處標記:“齊聲領命。
“泰興軍、坪山軍和廣陵軍做好應戰準備,接到本督的將令之后,立刻趕赴來安防線以北,配合飛云軍攻取青田城。”
眾將起身應下。
此時他們心里不由得泛起濃濃的疑問,蕭望之對各軍皆有安排,問題在于誰來攻打涌泉關?
裴邃
【赤膽壓天寒】
北燕東陽路,首府汝陰城。
大將軍府內,李守振站在沙盤旁邊,眉頭緊緊擰成一個川字。
幕僚和襄贊們站在不遠處,盡皆凝神屏氣,不敢發出動靜驚擾這位大將軍的思緒。
李守振的煩悶不是裝出來的情緒。
雖說南齊邊軍至今還沒有動靜,但是以他對蕭望之和厲天潤的了解,這兩個人絕對不會錯過景朝無暇南顧的機會,必然會在邊境上咬下燕國的血肉。
朝廷那邊已經發來行文,嚴令東陽路守軍固守城池,不得出兵野外尋求決戰。
李守振當然不會違抗這個命令,他本來就沒想過要和蕭望之公開對壘,問題在于朝廷的行文并不能解決東陽路守軍目前的困境,以至于他暗中好生問候了一頓樞密使龐師古的老娘。
他現在最大的困難便是兵力不足。
東南的涌泉關、南邊的青田城、西南的平利城,這三處戰略要沖都必須有重兵把守,而且必須是精銳老卒,防止南齊淮州軍北上。
北邊的封丘一線同樣要派兵駐守,防備寶臺山里的七星軍南下。
再加上汝陰城和境內的幾處險要城池,李守振手里的兵力可謂捉襟見肘。
他凝望著沙盤上的邊境局勢圖,沉聲問道:“涌泉、青田、平利三地駐軍兵力分別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