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戚維禮、裴方遠和婁煥章等人在內,此番京察一共有五十位官員被查辦,其中超過一半被罷官免職,少數人如戚維禮還要接受有司的定罪和懲治,另外一小半官員則被降旨或者外調。
朝堂震蕩不可避免,與此同時空出來的這么多職位引得各方勢力拼命爭奪。
整日周旋于各色官員之間,李宗本被鬧得一個頭兩個大,好不容易才能大略解決。
不過大理寺卿和國子監祭酒這兩個要緊職位依舊沒有確定人選。
按下心中雜亂的思緒,李宗本抬眼看向那位相貌普通的中年官員,和煦地說道:“愛卿辛苦了?!?/p>
官員垂首道:“陛下,這是臣應盡的本分,豈敢談辛苦二字。”
“要是朝中所有官員都像愛卿這般勤勉,朕又何必憂心?”
李宗本頗為感觸,繼而道:“經界法順利推行,國庫得以充盈,此乃愛卿之功也?!?/p>
這位官員便是朝中新貴、戶部尚書景慶山,坊間傳言他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宰執,只要不出現太大的過錯。
景慶山神色如常,無比坦誠地說道:“臣雖然草擬出經界法的梗概,但是此法能夠啟用,是因為先帝的信任和陛下的器重,更離不開薛相、鐘相和朝中諸位同僚的大力支持。如今江南十三州的稅賦得到明顯的提升,臣預計三年之內,朝廷的收支情況能夠得到極大的改善,同時亦能給京軍和邊軍提供更大的支持?!?/p>
李宗本面上浮現欣慰的笑容,甚至都沒有介意對方提到了鐘乘的名字。
他感嘆道:“你說的對,這是先皇遺澤。”
景慶山見他心情舒暢,順勢建言道:“陛下,經界法在江南已經鋪展開,往后只需要各地官府注意把控即可。如今江北疆域愈發廣袤,是否可以逐步推行經界法?”
李宗本剛想允準,又遲疑道:“會不會有些著急?”
景慶山恭敬地說道:“請陛下明示?!?/p>
李宗本輕咳一聲,緩緩道:“江北除了淮州,靖州大部和定州全境重歸大齊治下的時間比較短,再加上連年戰亂,百姓生活困苦,朕正準備繼續減免賦稅以安民生,這個時候若是以經界法明確各地財稅,恐有不妥啊?!?/p>
“陛xiati恤民情,實乃仁德圣君?!?/p>
景慶山捧了一句,然后xiong有成竹地說道:“其實這兩件事可以同時進行。朝廷繼續減免江北數地的賦稅,戶部官員北上厘清田畝,二者并不矛盾。與此同時,正因為江北連年戰亂,世家大族悉數南遷,民間不會存在太大的阻力,經界法的推行想必更加便利?!?/p>
李宗本贊道:“愛卿言之有理。只不過朕還有一點顧慮,若要在淮州推行經界法,最大的阻力恐怕會來自淮州?!?/p>
景慶山心領神會地說道:“陛下是指秦國公府上?”
李宗本道:“沒錯。”
景慶山爽直地說道:“陛下多慮了,臣覺得秦國公一定會成為朝中的表率。再者臣事先了解過,廣陵陸家以經商為主,雖然這些年下來擁有不少田產,但和江南的門閥世族完全無法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