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本負手而立,雙眼微瞇,面無表情地看著身前的美景,對身后說道:“將你在江北的見聞再說一遍,仔細一些,不要漏掉任何細節。”
內侍省少監苑玉吉不敢大意,雖然他在回京那天便向天子詳細地稟告過,眼下依舊字斟句酌地復述。
從他抵達定州清流關見到陸沉,宣讀圣旨后的簡短交流,然后前往靖州待在劉守光身邊,最后被劉守光很禮貌地請回京城,一五一十非常詳盡。
李宗本維持著先前的姿勢,一言不發地聽完。
苑玉吉看著天子的背影,鼓起勇氣說道:“陛下,劉都督顧全大局毫無私心,乃是真正的忠臣。”
這句話略微逾矩,但李宗本并未斥責,他唇邊微微勾起,輕聲道:“他自然是忠臣。”
苑玉吉不敢再多嘴。
便在這時,另一名內監邁著小碎步來到御花園,在涼亭外停下腳步,躬身道:“啟稟陛下,兩位宰相、榮國公以及諸位大臣奉詔入宮,現在崇政殿候著。”
“花有重開時……”
李宗本似輕嘆,說出讓苑玉吉十分費解的五個字,隨即便擺駕前往崇政殿。
偏殿內,十余位重臣分文武兩班肅立。
這是如今大齊朝廷的核心權利層,李宗本便是和他們定下各種國策,然后從京城向各地推行開來,至于大朝會更多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最大的意義是讓那些中下層的官員得見天顏。
李宗本走到龍椅邊坐下,環視群臣道:“今日召眾卿家入宮,主要是為了議定邊軍將帥的封賞事宜。”
這是題中應有之義。
堯山關、太康城、飛鳥關三戰,大齊軍隊的表現可圈可點,雖然沒有達成李宗本最初定下的目標,桐柏防線依然在景軍手中,但是收復堯山關和太康城意義重大,飛鳥關一戰滅敵三萬余人亦是大捷,朝廷當然不能虧待那些舍生忘死的將士們。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左相薛南亭當先出班。
李宗本頷首道:“薛相但說無妨。”
薛南亭腰板挺直,猶如松柏之姿,平緩卻又堅定地說道:“陛下,山陽郡公率領邊軍將士打退敵人,不僅保住了靖州,還拿下堯山關和太康城這兩處戰略要沖,朝廷理當論功行賞。不過在此之前,臣認為應該先確定考城大敗的罪責,必須要有人為此負責,決不能一言帶過。”
李宗本袖中的雙手悄然握緊。
雖然面上的表情沒有太明顯的變化,但他心里已經涌起一股濃濃的厭煩。
他耐著性子說道:“考城之敗,并非我軍將士不用心,而是敵人太過狡猾。”
薛南亭毫不遲疑地說道:“陛下,考城之敗讓我軍損失慘重,導致靖州都督府元氣大傷,后面若非都督劉守光勉力維持,恐怕等不到山陽郡公揮軍西進,敵軍便已席卷靖州。縱如此,因為考城之敗引發的連環反應,靖州各軍在面對景軍的時候不斷失利。依據劉守光送來的戰報可知,靖州都督府在這半年里損失了超過一半精銳,這至少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李宗本默然。
其余重臣這個時候也都沉默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