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顏術從齊桓手中接過炭筆,在地圖上劃出一個圈,對眾將說道:“以桐柏為中心,這片區域方圓數百里,接下來會是我軍和敵軍爭奪的重點。想要破解齊軍這種穩步推進的戰法,重點便在于八個字,棄城繞走,迂回殲敵。”
“隨著齊軍不斷深入,戰線會拉得很長,齊軍后勤補給的難度與日俱增,這就是我軍可以利用的機會。當然,在實際操作中這不太容易,齊軍既然占據兵力的優勢,肯定會格外注重保護后勤線。韓忠杰和劉守光這兩位齊軍主帥都是知兵之人,他們不會忽略這個問題。”
“襲擾敵軍后勤線只是輔助手段,要迫使敵軍主帥分出一部分兵力照顧后方,從而減輕我軍正面的壓力。宗敏。”
兀顏術看向那位身材魁梧的壯年武將。
宗敏起身道:“末將在。”
兀顏術道:“我予你六千騎兵,待齊軍越過太康之后,繞至敵軍后方襲擾輜重。注意一點,莫要陷入齊軍的包圍,更不可與敵軍纏斗,你的任務是襲擾而非殺敵,是否明白?”
宗敏朗聲道:“末將領命!”
兀顏術微微頷首,繼續說道:“方才我說過,破敵之策在于棄城繞走,此言何意?齊軍必然會擺開架勢,一座城一座城往北推進,首尾相連左右兼顧,對付這種連營之勢,十二字足以應對,那便是誘之、疲之、擾之、襲之、惱之、詐之。大體來說,迫使齊軍不斷分兵,以小股兵力迷惑對手,利用我軍對地形的熟悉以及機動性的優勢,分割包圍聚而殲之。”
眾將的眼神都亮了起來。
蒲察心領神會地說道:“留守此策大妙。只要我軍能在特定的區域形成兵力上的優勢,那就可以殲滅齊軍的有生力量。”
“前年常山郡王領兵南下,一開始便是定下這條方略,以殲滅齊軍主力為主要目標,而不拘泥于攻城略地,只可惜最后出現了一點差錯,被齊軍拖入雍丘城外的泥潭。”
兀顏術輕輕一嘆,隨即誠懇地說道:“但是常山郡王的方略給我很大的提示,正好用在如今的齊軍身上。今日我召集你們過來,便是要統一大家的想法,不能重蹈覆轍,必須堅決執行既定的戰略。”
眾將齊聲應下。
兀顏術便問道:“爾等可還有疑問?”
另一員大將燕孫開口問道:“留守,既然我軍要誘敵深入,那么何不直接放棄太康等地?如此一來也能減少我軍的損失。”
兀顏術搖搖頭道:“莫要將敵人想得太笨。戰事前期,我軍必須要表現出頑強堅守的態度,只有讓齊軍體會到艱難取勝的滋味,他們才會相信我軍據城死守的決心。等到齊軍繼續往北推進,后續我軍棄城而走的轉變才合乎情理。倘若我軍一上來就不抵抗,換做你是齊軍主帥,你是否還會繼續突進?”
燕孫恍然道:“留守英明。”
兀顏術微笑道:“這場大戰很難一錘定音,下面我會告訴你們具體的安排,望爾等牢記心中。”
眾將正襟危坐,神情肅然。
一個多時辰過后,領到各自任務的將領們行禮告退,蒲察則留了下來。
他望著喝茶潤喉的兀顏術,略顯凝重地說道:“留守,陸沉不得不防。”
兀顏術將茶盞放下,淡然道:“這就是我將你留下來的原因。”
蒲察肅然道:“請留守示下。”
“陛下有旨。”
兀顏術站了起來,沉穩地說道:“你親率一萬五千騎兵,兼領東線軍務,親自坐鎮堯山關。”
“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