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忠杰停下話頭,伸手幫老人掖著被角,動作極其細致。
他收回雙手靠向椅背,略顯疲倦地說道:“我幫二皇子破開迷局登上帝位,同時也讓韓家重新進入先帝的視線。先帝任命我為軍務大臣,朝野上下無一人反對,這本就是韓家應得的嘉獎,也是您嘔心瀝血一生該有的回報?!?/p>
“細究起來,其實我沒有做多少事情,只是幫二皇子確定一條艱難但有希望的路。我曾經很想告訴您實情,然而每每想到您總是將忠心為國掛在嘴上,我又失去了直言相告的勇氣。”
“因為我不明白,忠誠大義和榮華富貴為何不能并立?這京中數不清的權貴門閥,有誰像我們韓家一樣,為大齊付出一切卻不求任何回報?難道韓家子弟掌權就不能為國效命?難道韓家子弟就得隱姓埋名清貧一生?”
“李道彥、薛南亭、鐘乘、厲天潤、蕭望之、劉守光、陸沉等等,他們在為大齊付出的時候,難道就沒有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
“為何偏偏到了我們韓家就不一樣?您可知道,這些年為了壓制自家子弟洶涌的不滿,我在私底下做了多少事情?”
韓忠杰看著床上昏睡的老人,語調雖然不高,但其中沉郁之氣幾近填滿xiong腔。
他輕輕一嘆,臉上浮現自嘲的笑意。
“韓家以忠義二字立足世間,您又賜我忠杰之名,從小到大耳濡目染,這份信念早已根植我的心中。縱有這些不滿,我依然不會行差踏錯,所以您不必擔心?!?/p>
“今上自然比不上先帝,但是正因如此,他才需要我的輔佐,才有我施展抱負的余地?!?/p>
“或許您不理解我為何如此堅持,或許您會懷疑這個一手帶大的長子是否心懷不軌,其實我沒有您想的那么復雜。”
韓忠杰緩緩起身,朝著床上的老人跪下,平靜又堅定地說道:“我只是想讓您知道,韓家曾經是大齊的忠臣,將來也一定會是,但是這不代表韓家子弟就得龜縮府中,看人間風云變幻。旁人能做出來的功績,您的子孫同樣可以做到。”
“這個殺伐不斷的大爭之世,不能缺少韓家子弟的身影?!?/p>
“光耀門楣,理當自我輩始?!?/p>
他伏地叩首,聲音響亮。
隨即起身向外走去。
室內再度陷入靜謐。
良久之后,床上的老人發出一聲輕微卻飽含無數復雜情緒的嘆息。
仿若是在與這人間告別。
翌日清晨,隨著一道喪音在荊國公府內響起,緊接著韓忠杰的長子策馬飛馳去往皇宮,沒過多久便有一個噩耗傳遍京中權貴府邸。
荊國公韓靈符仙逝,享年六十七歲。
京城震動。
天子親至,權貴云集,車馬幾乎堵塞府外的長街。
國喪剛剛結束,世人才從先帝駕崩的悲痛中平靜下來,又聽到這個令人震驚的噩耗,不免格外感傷。
雖說韓靈符已經離開朝堂多年,但是沒人會忘記這位老公爺對大齊的貢獻。
當初先帝能夠在江南立足延續國祚,基本可以說是依靠韓靈符和李道彥兩人不遺余力的支持,才能在那般復雜又艱難的局面中坐穩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