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哪怕是死,這些大齊男兒也要和面前兇悍的景廉人同歸于盡。
仿佛是知道城墻上的情況一般,定北軍八千騎面對來勢洶洶的景軍騎兵,沒有顯露絲毫遲疑,不斷加快速度。
李承恩領兩千騎于左,葉繼堂領兩千騎于右。
中間是陸沉親自率領的四千騎。
從上空俯瞰兒去,只見這支騎兵就像一柄橫亙于大地之上的巨劍。
陸沉和他身邊的數百騎就是劍尖,其他將士組成劍刃。
前細后粗的陣型極具穿透力。
兩邊騎兵之間的距離快速縮短,逐漸能看到對方的具體情形。
在這種情況下兜射箭雨能夠造成的殺傷比較有限,三兩輪之后雙方便收弓換槍,向著對面疾馳而去。
定北軍騎兵以身軀鑄就的巨劍已然成型,再無退縮或者迂回的余地。
陀滿寧達一馬當先,大聲催促著部屬加速。
等到再近一些,他終于能看見這支突兀出現的齊軍騎兵最真實的面孔。
那是一張張年輕的面龐,他們臉上沒有太多的情緒,唯有冷酷到極致的冰寒。
就像是一群從冰天雪地中走出來的猛虎,冷峻地盯著眼前的獵物。
這一刻陀滿寧達心里忽然涌起不安,但是他不可能再做出臨時換陣的決定,那樣會導致景軍陣腳大亂不戰而敗。
定北軍持續向前,陸沉舉起手中長槍。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花哨的正面對決,亦是齊景戰事中極其罕見的騎兵對沖。
誓死不退,唯有向前!
【斬將】
千百年來,騎兵在戰場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作戰方式也在不斷進步,從最初的偵查敵情和側面襲擾,到后來發展出一整套詳盡的戰法。
騎兵在面對步兵時,若敵人陣型不穩或者實力孱弱便可正面沖擊,若是遇到那種穩固的步軍大陣可以采用側擊切角戰術,或者使用騎射戰術疲憊步卒再破陣殺敵。
高機動性和強大的沖擊力是騎兵擊潰步兵的法寶。
倘若是兩支騎兵在戰場上相遇,可以使用的戰術更加多樣化。
譬如借助八字型走位,讓敵軍處于己方的右前方,即用己方最強攻擊方向打擊敵軍防御最薄弱的方向。
或者步騎協同,用步卒擋住敵軍騎兵的正面沖擊,己方騎兵繞到敵后進行夾擊,厲天潤在西風原之戰便用過這套最簡潔高效的錘砧戰術。
此外還有回旋戰術、騎墻戰術、環射戰術等等更加復雜的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