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名叫呂威,現為內侍省內府令,乃是寧太后的親信宦官之一。
雖然頗得寧太后器重,呂威在車內那人跟前顯得極為恭敬,當即垂首道:“陛下并未明言,不知秦大人是否有事要辦?”
車內那人道:“既然順路,先去一趟織經司總衙。”
呂威一怔,隨即面露難色,他已經接到苑玉吉傳達寧太后的旨意,務必要遮掩行蹤,不能讓太多人知道秦正返回京城。
車廂之內,秦正臉上不悲不喜,淡然道:“陛下召我回京,想來不是為了單純見我一面,那么藏著掖著有何必要?織經司行事固然不講究光明正大,但也不必刻意走陰詭的路子,平白讓人心生猜疑。走吧,稍后老夫會親自向陛下解釋,怪不到你頭上。”
呂威不敢遲疑,連忙應道:“是?!?/p>
約莫一刻鐘之后,馬車來到那片青灰色建筑的大門前,這時呂威突然發現周遭出現不少身影。
當秦正從馬車中出來那一刻,遠處那些身影沒有冒失地靠近,呂威卻明顯感覺到空氣中氤氳著激動的情緒。
織經司總衙很快有了反應。
秦正走上石階負手而立,仰頭望著織經司的匾額,片刻后便有一群官員沖出來,為首之人正是現任提舉蘇云青,在京的兩位提點鄧俊飛和施皓陽,以及眾位主押官、簽押官、勘契官、押司官和指揮。
大部分人臉上浮現驚喜和振奮的神情,然后在蘇云青的率領下,行禮道:“拜見秦大人!”
“諸位不必多禮?!?/p>
秦正微笑道:“老夫奉陛下旨意入京面圣,因為這幾年遠離京城頗為想念,所以順道過來看看你們?!?/p>
這短短一句話讓眾人心情各異。
織經司雖然不是當年朝廷南渡之后才設立,但確實是在秦正手中一步步發展壯大。
從元康十一年到建武十五年,秦正以一己之力撐起織經司的骨架,像蘇云青這樣的有才之士,都是他手把手地培養教導,然后成為李端最可靠的眼睛和耳朵。
那些年李端面臨內憂外患的艱難處境,織經司可謂他的關鍵臂膀,幫他一點點壓制住江南門閥。
沒有秦正就沒有織經司,這是絕大多數人心中認可的事實。
即便他離開京城已經三年,依舊沒人敢輕視他對這座特殊衙門的影響力,更不知道水面之下還藏著多少他的心腹。
蘇云青對此心知肚明,譬如除陸沉之外的十一名干辦,他到現在都很難徹底摸透那些人的底細。
秦正望著眉眼間泛著疲憊的蘇云青,認真地說道:“這幾年你辛苦了?!?/p>
聽聞此言,蘇云青心中百感交集。"